管桩施工控制要点(技术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桩施工控制要点/技术交底
桩的型号:
桩型:PHC-500-AB-125,单桩承载力设计值2200KN;一等品
桩型:PHC-400-AB-95,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200KN;一等品
质量标准: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1)》;
5、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施工应符合设计和现行规范要求,规范不一致时以最严格的执行;
打桩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机具:选用柴油锤打桩机,打桩机的台数应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进场时须提供桩机的最近一次的、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原件,并随设备留置现场直到打桩工作结束。柴油锤打桩机的锤体重量、柴油机规格应根据桩基情况按有关规范要求选用;
2、管桩材料:管桩材料进场时,管桩品牌须与合同约定的品牌一致,并提供管桩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桩的龄期满足规范达到设计强度,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桩身及桩基施工工艺要求详见国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SG409;
3、测量放样:
3.1 施工前须熟悉基础施工图纸,认真做好施工图会审,对设计施工图中的有关轴线、标高、坐标等认真核对;
3.2 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要求采用全站议和水准仪进行放样,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妥善加以保护;
3.3进场前须提供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材料进场计划、桩位编号图、桩机行走路线图、特种作业上岗证,作好技术交底;
4、施工要求:
4.1 打桩前:先对照地勘报告相应位置,计算桩总入土深度,根据深度配置桩长(结合相邻桩深度进行配置);注意桩是否焊了桩尖,桩尖是否满焊、桩的型号是否相符;桩是否对准了放点位置,桩的垂直度必须用经纬仪进行90度观测;桩尖采用十字桩头,规格型号采用国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SG409;
4.2 打桩过程中:本工程预制桩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应小于1.5M,有效桩长不应小于6M;
注意观察桩身是否垂直,随时记录垂击数及入土的速度(观察桩的入土速度及听打桩的声音)。
4.3、打完第一节桩后应立即按设计要求灌筑2M高C25掺微膨胀剂混凝土封底。
4.4、每根桩焊接完后要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漏焊现象,焊完后要冷却5分钟以后才能施打。
4.5、打桩前先对该根桩10米范围内的桩顶标高进行测量,打完该根桩后还应对以上10米范围内的桩顶标高进行复测,如发现有桩隆起2cm以上(含2cm),还需对隆起的桩进行复打。
4.6、桩打完后应要求施工单位或监理立即标注已打桩的位置,及时填写桩的施工记录(含贯入度、锤击数入土深度、桩顶标高等)。
4.7、对电梯井位置的桩,杜绝将桩送入,必须计算好桩长,收垂后露出地面的桩长不宜小于50cm。
4.8、对收锤后露出地面较长的桩,应立即将该桩编号,并用塔尺等工具靠于桩身进行照相测量长度进行证据保留。
4.9、交接班时应将本班发现及存在的问题交接至下一值班人员。
4.10、原则上施工时不允许送桩,桩的承载力未能达到设计要求应即刻进行接桩处理。如施工单位采用送桩,送桩深度不得超过2.0m,送桩及其引发的后期处理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4.11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必须跟班作业,不能脱岗,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打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应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1)桩下沉较快、贯入度剧变、相邻桩长差异较大;
2)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爆头、位移或有严重回弹;
3)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4.12做好管桩的检测配合工作,主体单位进入承台施工时,应及时做好锯桩和接桩工作,并及时将锯除的桩身运出基础施工场地之外,不得影响主体单位施工进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