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轴改错题与总结轴改错题与总结.doc

发布:2016-12-25约3.5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轴结构改错题目: 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例①——缺少调整垫片[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 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 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 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㈤、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 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 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 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解题过程及要点: (1) 轴系上零件的选用及结构表达; (2) 支点轴向固定结构; (3) 轴系上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动件与静件接触、轴上零件定位和固定); (4) 结构工艺性(加工、装拆、调查); (5) 润滑和密封; (6) 绘图表达等其他错误。 此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如下: (1) 凸缘式半联轴器无法联接,缺少联接螺栓孔; (2) 联轴器孔应该打通; (3) 联轴器周向未定位,应添加定位平键; (4) 联轴器轴向未定位,在配合轴段应留有定位阶梯; (5) 箱体外壁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会造成轴承端盖安装不可靠或精加工面过大等问题; (6) 轴与轴承端盖间应留有间隙。轴系工作时,轴带动齿轮高速旋转,而轴承端盖保持静止,动静件间不能直接紧密接触; (7) 轴与轴承端盖分开后,应添加密封圈; (8) 无法调整轴承游隙,应添加调整垫片; (9) 轴精加工面过长且装拆轴承不方便,应留有装配工艺阶梯轴; (10) 套筒高度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与轴承外圈接触,增添轴承拆卸难度,且与静件外圈直接接触; (11) 齿轮的轴向定位不可靠,应留有“定位小窗口”; (12) 键过长,套筒无法安装; (13) 轴环高度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不利于轴承拆卸; (14) 因轴承采用脂润滑,应在轴承座孔的箱体内壁面处增加挡油盘; (15) 此轴系轴承采用双端单向固定的安装方式,不需要安装弹性挡圈。 改正后的正确结构见图11.7。 精密机械设计 第一章 精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机械? 答:一般认为它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 答:机械零件 机器的基本组成部件是什么? 答:各种机构 什么叫部件? 答:几个零件的组合体称为部件 第七章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摩擦轮传动是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当主动轮转动时,利用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转矩。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有何优缺点? 答:主要优点是: 1)传动零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2)传动平稳,工作时噪声很小;3)用作变速传动时,传动比调节简便;4)过载时,传动件间产生滑动,可对零件实施过载保护。 主要缺点是: 1)不能保持恒定的传动比,传动精度低; 2)不易传递较大转矩,机构不紧凑; 3)传动件工作表面磨损较快,寿命低; 4)传动效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