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知识树说教材完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利用知识树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钱家店镇中心小学 赵丽香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对进行具体研说。
一、说课标
1、说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显性目标,其他的两个方面是隐性目标,与过去的目标相比,只注重了写字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人十分重要的隐性目标,因此新课标突出了纵向的整体性。根据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第一学段,三四年级 第二学段,五、六年级第三学段。每个学段都包括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今天我所说的三年级上册属于第二学段。本册教材在保持前四册教材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编课文到设计练习,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又有新的突破。 识字与写字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阅读时能提出疑问,体会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写作中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语;口语交际时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综合性学习在老师指导下组织语文活动。
2、下面说内容标准。
本册的内容标准包括了五个方面,体现了横向的整体性。
识字写字方面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阅读时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继续学习默读并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开始学习略读。
写作方面,开始练习写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综合性学习方面则要求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说教材
我将结合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来进行研说。
编写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本册教材在继承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
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每组单元钱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用以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导语还布置学习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如第二单元导语在点明专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好地了解他们”。目的是为后面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做好了铺垫,使单元内的各项学习活动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和陶冶情趣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了精读课文《陶罐和瓦罐》后,在略读课文《狮子和鹿》前有这样一段话:“《陶罐和瓦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下面这篇课文,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想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这段话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提出略读要求。
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本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
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
首先,教材在选文方面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想象,新选编的课文超过一半。有反映领袖、科学家优秀品质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有表现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想,如《矛和盾的集合》《狮子和鹿》。
其次,从本册开始,从阅读的方法上看,把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而且,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形式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介绍等。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如:《 》这一课的资料袋介绍的是与课文有关的风俗;《 奇怪的大石头 》介绍的是课文的主人公。
改进课文和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