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doc

发布:2018-08-25约5.69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土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PAGE PAGE 2 1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试件,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有关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其独立完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内框架结构工业仓库,二层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楼面标高4.00m),墙厚370mm,混凝土柱mm。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 2、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30mm厚水磨石楼面(标准值0.65kN/m)。 3、活荷载:标准值为7.5 kN/m。 4、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5、材料选用:混凝土 采用C25(,) 钢筋 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400级() 其余采用HPB235级()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 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 5、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 (1)、结构平面布置图 (2)、板、次梁、主梁的配筋图 (3)、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 (4)、设计说明 (5)、次梁钢筋材料表 四、成果要求 1、课程设计在1周内完成。 2、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或打印)。计算书(施工图)装订顺序:封面、评语页、目录、任务书、设计说明、计算书正文和施工图。 3、施工图统一为A3图纸。要求图面布局均匀、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五、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GB50009-2001,《建筑荷载设计规范》 2 设计说明 1、经验算各截面的尺寸、最小配筋率均可满足要求。 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板、次梁、主梁配筋图,图纸采用2#图纸,2张。 2、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200。 3、板的配筋图:比例1:50 = 1 \* GB2 ⑴、分布筋选用:6@250 = 2 \* GB2 ⑵、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8@150,深入板中的长度为500mm。 = 3 \* GB2 ⑶、与承重砌体墙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 8@150,伸出墙边长度为300mm。 = 4 \* GB2 ⑷、板角附加短钢筋双向布置8@200,每一方向伸出墙边的长度为500mm。 4、次梁的配筋图:比例1:30 = 1 \* GB2 ⑴、箍筋选用: 6@150通长布置。 = 2 \* GB2 ⑵、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50mm。 = 3 \* GB2 ⑶、 = 2 \* GB3 ②、 = 5 \* GB3 ⑤号钢筋弯起后在B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 = 4 \* GB2 ⑷、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 = 5 \* GB2 ⑸、两根 = 5 \* GB3 ⑤号钢筋弯起后在C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 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 = 6 \* GB2 ⑹、B支座第二批截断的 = 6 \* GB3 ⑥号钢筋,在距支座边缘1800mm处截断。 = 7 \* GB2 ⑺、 = 3 \* GB3 ③号钢筋左端通长兼作第一跨架立筋,右端在距支座边缘2100mm处截断,与 = 7 \* GB3 ⑦号钢筋在600mm范围内搭接,兼作第二跨的架立筋。 = 8 \* GB2 ⑻、 = 7 \* GB3 ⑦号钢筋在C支座右端通常兼作架立筋。 5、主梁的配筋图:比例1:30 = 1 \* GB2 ⑴、箍筋选用:加密区选用6@100,非加密区选用6@150。 = 2 \* GB2 ⑵、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50mm。 = 3 \* GB2 ⑶、在次梁与主梁交界处设置附加横向钢筋,选用8@200,两边各布置三排,另加一根118吊筋. = 4 \* GB2 ⑷、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 = 5 \* GB2 ⑸、其余钢筋截断详见配筋图。 3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次梁的跨度为,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时,满足刚度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