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某地铁车站两层多跨箱型框架结构设计,顶板采用全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梁板结构。2 工程概况
车站两端为两层多跨箱型框架结构,结构顶板覆土厚度约3m,底板埋深约17m。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纪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Q42αl),第四纪浑河新扇(Q41αl+pl)、第四系中更新统冰积层(Q2)。地下水位为-5.0m。各地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地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表层号 地层名称 层厚(m) 含水量(%) 重度() 干重度() 压缩模量() 1 黄土状土 21.4 16.1 13.3 4.24 2-1 粉质粘土 1.0 24.4 19.3 15.5 7.09 2-2 黄土状土 2.9 19.4 16.0 13.4 5.97 2-3 粉质粘土 3.2 26.7 18.4 14.5 6.45 2-5 中砂 0.6 24.1 19.4 15.6 6.82 3-1 黄土 21.9 19.5 15.9 8.07 3-2 古 土 壤 1.2 22.6 19.0 15.4 9.24 3-3 粉质粘土 .8 24.8 19.8 14.8 6.59 3-44 粉土 1.0 19.9 20.3 17.5 10.1 设计内容
①结构平面布置: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②板的强度计算:内力按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③板的防水设计:防水混凝土设计;
④次梁强度计算:内力按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⑤主梁的强度计算: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考虑荷载不利组合;
⑥绘制施工图:
●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板的配筋图;次梁配筋图;主梁配筋图及M、V图(1:50);
●主、次梁钢筋表及必要说明。
设计资料及要求
① 建筑平面尺寸,如下图1;
②主梁下附墙垛尺寸为450×450mm,下设计柔垫200mm厚,混凝土柱尺寸为500×500mm,或者采钢管混凝土圆形柱直径400mm;
③ 地铁车站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顶板设计厚度为500mm;
④混凝土可采用C30或C35;板内钢筋可采用HPB235级、HRB335级热轧钢筋,次梁和主梁钢筋可选HRB400级热轧钢筋;
⑤荷载: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设计忽略地下水压力的荷载,顶板活荷载见表1,平顶粉刷荷载0.4KN/m3;⑥地铁车站顶板设计考虑人防的要求,地铁车站防护等级为6级⑦题号分配:每个学生根据学号选择相应的题号,表中长度单位为米,第N题题号见表1所示。 活载
题号
L1×L2 10 12 14 16 18 20 22 6.3×6.0 1 2 3 4 5 7 6.3×6.3 8 9 10 11 12 13 14 6.6×6.6 15 16 17 18 19 20 21 6.6×6.9 22 23 24 25 26 27 28 6.9×7.2 29 30 31 32 33 34 35 6.9×7.5 36 37 38 39 40 41 42
表2城工1102班各题号的设计条件
活载
题号
L1×L2 10 12 14 16 18 20 22 ×6.0 1 2 3 4 5 6 7 7.2×6.3 8 9 10 11 12 13 14 7.5×6.6 15 16 17 18 19 20 21 7.5×6.9 22 23 24 25 26 27 28 7.8×7.2 29 30 31 32 33 34 35 7.8×7.5 36 37 38 39 40 41 42 4 设计期限:两周(月日—月日)
① 下达设计任务及结构布置1天;
② 设计计算和整理计算书天;
③ 绘制顶板结构施工图天;
④ 答辩及设计成绩评定1天;
5 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4.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 51:93);
5.《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
6.《人民防空地下室规范》(GB 50038-94);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8.《地下防水工程实用技术》沈春林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
9.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10.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11.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
12.教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6 计算书格式要求
①严格按科研论文的排版格式;
②正字字体:小四,宋体;图表中所有文字:五号,宋体。
任务下达:贺桂成
201年月日
第 3 页 共 3 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