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决明子敷脐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的研究.doc

发布:2018-10-11约3.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决明子敷脐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的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决明子敷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74例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10例,予盐酸依那普利10 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8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决明子敷脐,24 h更换1次。2组均适度运动、合理膳食,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血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4%(822/864),对照组为71.11%(576/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压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0%(826/864),对照组为73.46%(595/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血压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决明子敷脐可发挥药穴双重功效,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药疗法;决明子;敷脐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9.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037-03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病可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发生率,因此,在降压同时应预防或延缓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目前的西药治疗可迅速降压,但改善症状效果欠佳。中医药在降压同时,可改善头晕、头胀痛、烦躁、失眠等症状[1]。2006年8月-2013年2月,笔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决明子敷脐治疗高血压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8月-2013年2月民乐县人民医院167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4例,男486例,女378例;年龄28~80岁,平均(58.36±11.13)岁;病程最长35年,或为新发,平均(7.63±5.21)年;高血压病1级90例、2级477例、3级297例。对照组810例,男459例,女351例;年龄27~80岁,平均(58.25±11.16)岁;病程最长36年,或为新发,平均(7.61±5.23)年;高血压病1级81例、2级454例、3级27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2]拟定标准:成人未服用降压药且排除明确疾病基础,2次以上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目前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正常者;③有头晕、头胀痛、烦躁、失眠者;④年龄18~80岁,性别不限;⑤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者;   ②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提示有明显S-T段压低及脑卒中、高血压肾病者;③糖尿病、急慢性感染、近期手术、创伤、结缔组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5 剔除标准   未按规定进行治疗,无法判定治疗结果,或资料不全影响结果判定者。   1.6 中止标准   ①观察期间病情持续恶化,不适合本方案或有可能发生危险事件,根据医生判断应停止本方案者;②观察中自然脱落、失访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盐酸依那普利(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060869-120902)10 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决明子敷脐。炒决明子研细粉,取10~15 g,加温开水或食用白酒调制直径约3~5 cm、厚0.5~1 cm的药饼,清洁脐部后敷于脐部,上覆塑料薄膜,外敷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24 h更换1次。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另嘱适度运动,合理膳食。   3 观察指标   3.1 症状积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主要症状(头晕、头胀痛、烦躁、失眠)进行评分,观察症状改善情况。5分:症状持续出现,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3分:症状明显,经常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1分:症状时轻时重,间断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3]。   3.2 血压   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3.3 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   4 疗效标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