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 精准扶贫奔小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继承传统 精准扶贫奔小康
宁德俗称闽东,曾经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摆脱贫困”一直是闽东人民最迫切的愿望。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致力改变闽东贫困落后面貌。他带领闽东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掀开了扶贫开发事业的新篇章,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摆脱贫困》一书。书中提出要“农业、工业两个轮子一起转”“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推广一村一品”“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强调“扶贫先要扶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要求“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留下“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等。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这些思想观点、理念思路、措施办法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不论是对宁德建设发展全局,还是对扶贫开发、农业农村、党的建设等很多具体工作,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是宁德精准扶贫、建成小康的思想引领、工作方法和组织保障。
20多年来,面对繁重的扶贫任务,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大力弘扬习总书记当年倡导的“滴水穿石”闽东精神,强化“久久为功、啃硬骨头”的信心和决心,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进程,闽东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到现有的低收入人口14.5万人(其中国定贫困线以下11.32万人),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一是坚持“丰满羽翼”,做到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习总书记当年在《弱鸟如何先飞》一文中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闽东上下便在农业上大念“山海田经”,在工业上大力发展支柱产业。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67亿元、比增5.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36.78亿元,比增15.5%,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
二是坚持“久久为功”,做到扶贫开发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相结合。习总书记当年“披荆斩棘”3次深入寿宁下党乡调研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交通闭塞给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闽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要把交通解决好。”长期以来,一届又一届的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翻身仗。今天的宁德,温福高速铁路和福宁、罗宁、宁武高速公路连接南北、拓展腹地,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和通乡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目标,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从严重滞后到基本适应再向适度超前的梯次转变。
三是坚持“四下基层”,做到扶贫开发与排忧解难、扶志扶智相结合。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践行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一直是宁德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这些年来,我市持续传承落实这一制度,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干部和群众一起走山头、下田头、拿锄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给他们送观念、送点子、送资金、送项目。
四是坚持“关注难点”,做到扶贫开发与整村搬迁、造福工程相结合。1998年12月1日,宁德福安召开的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上,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抓住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什么最困难,就解决什么问题。”近年来,宁德市进一步出台开展精准扶贫、推进整村搬迁造福工程的《实施意见》,全市累计完成搬迁33万人,其中2.5万“以船为家、居无定所”的“连家船民”全部上岸定居。
五是坚持“山海协作”,做到扶贫开发与政策支持、对口扶贫相结合。习近平同志在《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一文中提出:“在政策的制定上不能搞一刀切,在措施的推行中,要注重沿海与山区的差异和协作。”近年来,我市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出台了一揽子推进扶贫开发的帮扶措施,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市本级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从2015年起市里每年拟安排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新增部分的8%,用于重点县扶贫开发。同时,建立起“大手牵小手、一起往前走”的市内山海协作机制,由蕉城、福安、福鼎、东侨分别对口帮扶屏南、周宁、寿宁、柘荣。2014-2017年沿海县(市、区)每年安排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新增部分的1~2%,2018-2020年每年安排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新增部分的2~3%,支持联系的山区县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坚持“核心力量”,做到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队伍建设相结合。在《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一文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我们的农村党组织能否发挥这样的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脱贫致富事业的凝聚力的强弱。”近年来,宁德市专门出台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针对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无集体经营性收益的贫困村,市财政每年专门拨出上千万元资金扶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