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教材新.ppt

发布:2017-11-23约8.1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选题理由 公司指示:2004年公司内部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要求车间全面实施ST(标准时间)生 产模式的转变,并加强五星级员工的 培养。 五、现状调查(一) 为了缩短我们实际作业效率与ST基准作业效率的差距,我小组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要想提高整条生产线的作业效率,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七、原因分析 八、要因确认 实施二:解决 因新员工操作节拍慢而带来的影响 1、根据岗位的不同把全线员工划分为10个小分队,使每个小分队的成员分布到整条线的各个岗位,实施分组互助制。 注:各小分队负责人由QC小组组员担任。 2 、分组的工作职责一:是想办法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本岗位,同时在新员工不能操作全岗时,小组负责帮助(包括效率及质量方面)新员工,帮助的方法有小组独立完成或多组合作的形式。分组的工作职责二:是帮助生产线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如分析铜皮断、抖件等)。 3、每月对每个小分队完成的任务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考评,对成绩最优秀的小分队进行嘉奖,对成绩较差的小分队进行引导鼓励。 实施三:解决 瓶颈工位的问题 对策实施后各周的作业效率统计图 对策实施后,不仅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更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可,使我们的作业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十一、效果检查 十三、 巩固实施    为巩固我们的成果,对行之有效的方法列入车间标准及工艺标准。  1、制定QC活动考核方案,并已纳入SKD车间员工绩效考核标准。   2、定期评选优秀分队,并给予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奖励。  3、此活动的实施方案在车间内部已开始推广,正在纳入标准化期间。 4、相关工艺改善内容已经跟进文件编号: CD(PE)-Ze27-2003.1 十四、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 本次活动重点解决了因人员及工艺问题而带来作业效率低的这一问题,但在遇到清空线或新品时,作业效率还是会出现一些波动,因此决定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将提高效率的问题延伸到提高生产效率中去。 实施一:解决员工操作技能单一的问题 首先,加强对员工的工艺文件培训学习,同时制定员工换岗学习计划表,确保员工换岗学习进度的有效进行。 其次,利用业余时间到其他生产线相应岗位跟线学习。 十、对策实施 最后,在全线开展换岗操作活动,使员工技能多元化(会2种及2种以上岗位操作的员工占65%);同时对适应能力最快且为生产线作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扬及嘉奖。 通过优化员工技能,克服了生产线因突发事件而造成额外投入的状况。 通过实施分组互助制,不但可以弥补新员工带来的效率损失,而且加快了我线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额外的投入。 1)在生产顺利的前提下逐渐提速,当时产提到240—250台时,提速受阻。 提速受阻 寻找原因 现场分析 疏通瓶劲 2)跟踪分析,发现普遍前线插件(当时每人插件8个)时间比后线装配时间长 3)现场测试,前线的大部分工位操作节拍可完成240—250台,后线的大部分工位操作节拍可完成270—280台. 4)计算分析,生产线只要增加3人,使插件工每人少插1个件,整条线可增加30台的产量. 通过采取边提速边调整,应用IE手法,先后改善了两个瓶颈工位(插件岗和行包装配岗)并疏通了诸多小障碍,使各机型的时产平均提高了30台。 例如: 十一、效果检查 我们的目标实现了 ! 十二、经济效益 1.有形效益 本次QC活动开展3个月以来,我线在完成相同生产任务的同时比其他车间共减少投入55小时,我线参加生产直接人员57人,合计减少投入工时3135HR,按每个工时24元计算,可节约 2.无形效益 经过QC活动后,作业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为彩电厂顺利完成今年的效率指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扩充了员工的QC知识,提高了员工的分析能力及小分队负责人的管理能力,使我们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优秀的后备管理人员。当然也进一步激活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每一个员工增强了效率意识与团队意识,致使我们的“QC”小组活动更有生命力。 75240元 学习互动 再创佳绩! 授课人:李瑞琴 TCL集团电子事业本部内蒙彩电厂 李瑞琴 培训教材 TCL集团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 一、概述(1) 1、什么是QC小组活动 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应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2、为什么QC小组活动被广泛应用 QC小组活动遵循着一种科学的活动程序,因而可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