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605-2013 一品红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docx
ICS65.020.20B22
备案号:40491-2014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605-2013
一品红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TissueCultureandPropagationofEuphorbiapulcherrima
2013-12-20发布2014-01-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2605-2013
前言
为规范一品红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晓青、佘建明、邓衍明、梁丽建、汤日圣、贾新平。
1
DB32/T2605-2013
一品红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品红种苗组培快繁的设施设备和操作流程。本标准适用于一品红组培苗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9165—2003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3设施设备
3.1场地
选择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水电配套、排灌便利的场地进行设施建设。
3.2主要设施
3.2.1准备室
用于玻璃、塑料器皿及其他实验用具的清洗、干燥和保存,药品的称量、溶解、配制,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包扎和灭菌,以及植物材料的预处理、培养材料的观察分析等。
3.2.2接种室
放置超净工作台,开展植物材料的无菌操作,包括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培养物的转移和试管苗的扩繁、生根等。
3.2.3培养室
用于接种材料的无菌培养和观察,一般要求温度在25±2℃,光照强度1500Lux~3000Lux,光照周期12h/12h(光/暗)。
3.2.4温室
用于试管苗的炼苗、移栽和生长,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玻璃温室或薄膜温室,必须具备夏季可调节室内温度至32℃以下,冬季可调节室内温度至15℃以上的条件,可以喷水补湿,并且具有良好的防虫隔离条件。
设施建造按GB/T19165-2003中规定执行。
3.3主要设备
3.3.1准备室设备
蒸馏水器、冰箱、培养箱、天平、电热磁搅拌器、酸度计、高压蒸汽灭菌锅、烘箱。
3.3.2接种室设备
2
DB32/T2605-2013超净工作台(水平送风)、双筒实体显微镜或生物显微镜、空调、紫外灯或空气净化装置。
3.3.3培养室设备
培养架、紫外灯或空气净化装置、空调、自动记录温度、湿度计。
4操作流程
4.1接种前准备工作
4.1.1培养基配制和灭菌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琼脂6.0g/L~6.5g/L,蔗糖30g/L,调节PH值为5.6~5.8;
诱导愈伤培养基:MS+BA0.2mg/L~0.5mg/L+2.4-D2.0mg/L~3.0mg/L+NAA0.1mg/L~0.2mg/L;分化培养基:MS+BA0.5mg/L~1.0mg/L+NAA0.2mg/L;
芽增殖培养基:MS+BA0.1mg/L~0.5mg/L+NAA0.1mg/L~0.2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0.1mg/L~0.3mg/L+IBA0.1mg/L~0.3mg/L。
培养基配制完毕后,分装至组培瓶中。在121℃下高压灭菌15min~20min,并尽快取出使其冷却备用。
4.1.2超净工作台消毒
接种前半小时用70%酒精喷雾、擦洗超净工作台;然后打开用紫外灯照射20min并通风。在点燃酒精灯的情况下严禁用酒精喷雾。
4.1.3接种人员的准备
4.1.3.1入无菌室前洗手,洗净指甲中的污物。
4.1.3.2入室时穿戴上经过消毒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鞋子等。
4.1.3.3操作前和操作中经常用70%酒精棉球擦手。
4.2外植体接种
4.2.1外植体选取和清洗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以其幼嫩的叶片为外植体。
外植体在加有适量洗衣粉的自来水中浸泡后,用自来水冲洗20min~30min。
4.2.2接种工具的消毒
将刀和镊子等接种工具浸入95%酒精中,使用之前进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