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方剂学教学课件1.ppt

发布:2019-02-09约8.14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 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轻宣凉燥的代表方,亦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杏苏散 ?加减变化 ?无汗,脉弦甚或紧 加羌活 ?汗后咳不止 去苏叶、羌活,加苏梗 ?兼泄泻腹满 加苍术、厚朴 ?头痛兼眉棱骨痛 加白芷 ?热甚 加黄芩 杏苏散 桑杏汤 Ⅰ类 《温病条辨》 轻宣外燥 外感温燥证 温燥之气轻伤肺卫 身热不甚 燥气伤肺  耗津灼液 肺失清肃 口渴、咽干鼻燥 无痰或痰少 咳嗽 舌红,苔薄白而干 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桑杏汤 润肺化痰 清宣温燥 桑叶 清宣燥热 杏仁 宣利肺气 豆豉 轻宣透热 贝母 清化热痰 沙参 润肺止咳化痰 栀子皮 清泄肺热 梨皮 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君 臣 佐 方 解 桑杏汤 运 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轻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数大为辨证要点。   桑杏汤 清燥救肺汤 Ⅰ类 《医门法律》 轻宣外燥 气阴两伤 温燥伤肺 燥热损伤肺卫 头痛身热 气阴两伤 肺失清肃 干咳无痰,气逆而喘 口渴鼻燥 肺气不降 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胸膈满闷,甚则胁痛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清燥救肺汤 养阴益气 清燥润肺 桑叶 轻宣肺燥,透邪外出 石膏 清泄肺热 麦冬 养阴润肺 人参 益气生津 胡麻仁、阿胶 养阴润肺 杏仁、枇杷叶 宣降肺气 甘草 调和诸药 君 臣 佐 使 方 解 清燥救肺汤 ?配伍结构    桑叶、石膏与麦冬三药相配,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是清宣润肺的常用配伍组合 。     石膏大寒质重,主归肺胃经,喻氏将其煅用,且用量极轻,是取其清肺热而不伤胃气之意。 清燥救肺汤 运 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重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    清燥救肺汤 ?加减变化 ?痰多 加川贝、瓜蒌 ?热甚 加羚羊角、水牛角 清燥救肺汤 第二节 滋阴润燥 治燥剂 增液汤 Ⅱ类 《温病条辨》 滋阴润燥 功用 增液润燥 主治 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增液汤 方解 生地 麦冬 玄参 君 臣 增液汤 天麻钩藤饮 Ⅰ类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平熄内风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肝风上扰 肝阳偏亢 风阳上扰 头痛、眩晕 肝火扰心 心神不安,失眠多梦 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 补益肝肾 清热活血 平肝熄风 天麻、钩藤 平肝熄风 石决明 平肝降逆,潜阳熄风 川牛膝 引血下行 活血 补益肝肾 杜仲、桑寄生 补益肝肾 栀子、黄芩 清肝泻火 益母草 活血 夜交藤、朱茯神 宁心安神 君 臣 佐 方 解 ?配伍特点   标本兼治,治标为主    天麻钩藤饮 运 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天麻钩藤饮 ?加减变化 ⑴眩晕头痛剧者 加羚羊角、龙骨、牡蛎 ⑵肝火盛 加龙胆草、夏枯草 ⑶脉弦而细者 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 天麻钩藤饮 大定风珠 Ⅱ类 《温病条辨》 平熄内风 失治 由实转虚 真阴大亏(仅存一二) 余热未尽(已去八九) 症候 瘛疭 神倦(脱证先兆) 舌绛苔少,脉虚 滋阴熄风 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填精 补五脏之阴以滋肾阴 清解余热 大定风珠 羚角钩藤汤证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大定风珠 滋阴熄风 鸡子黄、阿胶 滋阴养液熄风 白芍、生地、麦冬 滋阴柔肝 龟板、鳖甲、牡蛎 滋阴潜阳 麻仁 养阴润燥 五味子 收敛真阴 炙甘草 调和诸药 君 臣 佐 使 方解 大定风珠 ?配伍特点    大队滋阴养液药为主,配以蚧类潜阳之品,寓熄风于滋养之中。   大定风珠 运 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温病后期,真阴大亏,虚风内动之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神倦瘛疭,舌绛苔少,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大定风珠 ?使用注意    阴液虽亏而邪热尤盛者,不宜使用本方,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3下焦篇)所说:“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 大定风珠 ?加减变化 ⑴兼气虚喘急 加人参 ⑵气虚自汗 加人参、龙骨、小麦 ⑶气虚心悸 加人参、小麦、茯神 ⑷低热不退 加地骨皮、白薇 大定风珠 牵正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气虚脉络瘀阻 B.风寒犯于头部 C.气血上壅清窍 D.风寒湿阻于经络 回答错误, 再想一想! 回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