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先进事迹(汇编15篇).doc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汇编15篇)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1
赵云琴教书已有二十余载,带着“心中有学生”这份教育初心,她接手义务教育“三免两补”困难学生补助这项工作。为了准确无误、高效地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报工作,赵老师积极参加此项工作的市区级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学校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疾病住院,随着病情发展越来越严重,急需支援。得知此消息后,赵云琴和学校的很多领导、老师当即伸出友爱之手,协助家长通过众筹平台筹钱给孩子看病。随后又跟家长沟通了“三免两补”政策。家长了解政策后,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办理了残疾证。
但由于错过当期的补助申报时限,赵老师便细心地保存了相关材料,又在新学期给予困难学生信息上报,家长最终顺利领取补助,解决了孩子看病的问题。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2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曾获20xx年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20xx年北京市学生资助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主题宣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xx便来到了北京城市学院开始从事学生资助工作。转眼间4年过去,她对学生资助工作的认识已经从最初的新奇走向了现在的思考、创新与热爱,深深感受到心底的那份柔软和肩膀上的责任重大。
在她看来,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扶贫”,更要“扶志”。作为学校资助工作负责人,她在做好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帮扶的同时,更注重资助工作的育人成效。xx在学校办起了“学生资助宣传大使”选拔,开展“助学筑梦铸人”主题系列宣传活动,针对特殊困难新生举办“送温暖、汇爱心”大礼包赠送等活动。
在xx的悉心指导下,近两年来,学校共有6名学生成功入选“北京市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她也被聘为主题宣讲活动的指导老师。xx希望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奋发图强,励志成才,从而提高育人成效。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3
翻开93岁老人小民泛黄的记事本,一组组数字记录着他十多年来默默资助武汉市江夏区贫困学生圆梦大学的故事。
20xx年,小民了解到江夏高中生小莹家庭困难,便主动找到小莹出资1万元帮助她。当年,小莹不负期望,考上了湖北大学。
江夏一中学生祝冰洁母亲在外打工,父亲患白血病住院。20xx年,小民拿出4万元捐助贫困学生,其中就有祝冰洁。
祝冰洁一直以为小民是一位富有的“好心大老板”,后来才知道是一位老党员。20xx年,祝冰洁给小民写信报喜,告诉老人她考上了吉林大学,这封信一直被小民珍藏着。
20xx年,江夏一中毕业生金一飞以669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全家人高兴之余也发愁:家里月收入仅5000多元,还有老人需要看病。小民得知情况后,立即拿出1万元帮助金一飞入学。
“我这是在报党恩。”小民说,他12岁亡母,14岁丧父,是共产党让他不再流离失所,他要回报党的恩情。
20xx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小民向党组织交了10万元的特殊党费。20xx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小民又上交了一笔1万元的党费。
据了解,从20xx年到20xx年,小民累计捐了16万元,帮助贫困学生87名。
“后代我只有吃苦耐劳的作风留给他们,不交给他们一分钱。”小民说,自己不抽烟、不打牌、不喝酒,每一分钱都要用在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上。
对于家庭开支,小民能省就省,对于困难学生,他却总是慷慨解囊。有人劝他,不要再捐了,留点钱给自己。小民却说,他一辈子感恩共产党,活一年就要捐一年,他还要资助更多的贫困孩子圆大学梦。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4
小军,这个名字在额尔格图学校已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的代名词,同学们谈到他的时候总会用“热心”这个词来形容,同事们谈到他的时候总会用“敬业”这个词来形容,相关领导谈到他时总会用“放心”这个词汇来形容。
自额尔格图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小组成立以来,小军老师一直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与家长的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热爱资助工作,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赞扬
学生资助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十分繁重。每年上级下达学生资助任务后,他总是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起草和印制宣传资料发送到学生以及家长手中,广泛宣传学生资助的有关政策、条件、办理程序,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在日常工作中,小军老师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积极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同时对受助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办理。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学生了解了国家的资助政策;深入的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家长感激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子女能继续上学,获得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有的家长对小军老师说:“是你们用辛勤的劳动播撒了阳光和雨露,让我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