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答案.docx
小学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答案
以下是一份小学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示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
答案:D。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
答案:A。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指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水果”概念比“苹果”“梨”等概念更具概括性,所以是上位学习。
3.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时期是()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
答案:C。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个体在这一时期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型关系D.无关系
答案:C。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也是如此。
5.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成纲要
B.自我检查学习计划的执行效果
C.在学习中运用多种感受器协同活动
D.通过划线的方式突出重点内容
答案:B。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自我检查学习计划的执行效果属于监控策略,是元认知策略的一种。A选项是组织策略,C选项是资源管理策略中的环境管理策略,D选项是复述策略。
6.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C.生理极限D.及时反馈
答案:A。高原现象是指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当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
7.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B.两难故事法C.实验法D.观察法
答案:B。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通过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来研究其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
8.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习的方法
答案: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两种学习之间若具有共同要素,则容易产生迁移。
9.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
答案:D。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当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纪律时,说明他们已经形成了自我约束的能力。
10.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
答案:B。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属于社交恐怖症。
11.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生存B.情境C.学生D.教材
答案:C。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蜘蛛结网B.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C.望梅止渴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D。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现象。A选项蜘蛛结网是本能行为,B选项吃酸食物流唾液是无条件反射,C选项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但不是通过练习或反复经验形成的持久变化。
13.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机械学习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研究性学习
答案:C。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