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数字电路封装电源完整性分析.docx

发布:2022-06-23约4.2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PAGE 1 - / NUMPAGES 1 高速数字电路封装电源完整性分析 一、Pkg与PCB系统 随着人们对数据处理和运算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子产品的—芯片的工艺尺寸越来越小,工作的频率越来越高,目前处理器的频率已达Ghz,数字信号更短的上升和下降时间,也带来更高的谐波分量,数字系统是一个高频高宽带的系统。对于一块组装的PCB,无论是PCB本身,还是上面的封装(Package,Pkg),其几何构造的共振频率也基本落在这一范围。不当的电源供给系统(PDS)设计,将引起构造共振,导致电源品质的恶化,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由于元器件密度的增高,为降低系统功耗,系统普遍采用低电压低摆幅设计,而低电压信号更容易受到噪声干扰。这些噪声很广,如耦合(coupling)、串扰(Crosstalk)、电磁辐射(EMI)等,但是的影响则来自于电源的噪声,特别是同步切换噪声(Simultaneous switching noise,SSN)。 通常整个PDS系统除了包含电路系统外,也包含电源与地平面形成的电磁场系统。下列图是一个电源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1 典型的电源传输系统示意图 二、Pkg与PCB系统的测量 一般在探讨地弹噪声(GBN)时,通常只单纯考虑PCB,且测量其S参数|S21|来表示GBN大小的依据。Port1代表SSN激励源的位置,也即PCB上主动IC的位置,而较小的|S21|代表较好的PDS设计和较小的GBN。然而一般噪声从IC上产生,通过Pkg的电源系统、再通过基板Via和封装上的锡球的连接,到达PCB的电源系统(如图1)。所以不能只单纯考虑PCB或Pkg,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描述GBN在高速数字系统中的行为。 为此,我们设计一个PDS构造(如图2),来代表Pkg安装在PCB上的电源系统。 图2 BGA封装安装在PCB上的构造和截面示意图 使用网络分析仪(HP8510C)结合探针台(Microtechprobe station),量测此构造之S参数,从50Mhz到5Ghz。测量上,使用两个450um-pitch的GS探针,接到Pkg信号层的Powerring和Ground ring上。这个测量构造如图3。 图3 BGA封装安装在PCB上的构造测量示意图 Pkg+PCB构造量测S参数的结果如图4所示,同时我们也做了单一Pkg和PCB的量测结果,通过比照来了解整个PDS系统和单一Pkg和PCB之间的差异。 图4 BGA封装安装在PCB上的量测结果 从图4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考到三种构造的GBN行为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考虑只有单一Pkg时的S参数,在1.3Ghz之前的行为像一个电容,在1.5Ghz后才有共振模态产生;考虑单一PCB,在0.5Ghz后就有共振模态产生,像0.73Ghz(TM01)、0.92Ghz(TM10)、1.17Ghz(TM11),其GBN行为比单一Pkg更糟。,考虑Pkg结合PCB,可以看到在1.5Ghz之前,比单一Pkg多了三个共振点,这些噪声共振来自于PCB,通过锡球、Via等耦合到Pkg的电源上,这会使Pkg里的IC受噪声影响更严重,这跟只考虑单一Pkg或PCB时有很大不同。 三、去耦电容对电源噪声的影响 对于电源平面噪声传统的抑制方法是使用那个耦合电容,对于去耦电容的使用已有很多研究,但电容大小、位置、以及个数基本还是基于经验法则。 去耦电容的理想位置 为了研究去耦电容位置PDS的影响,我们用上述Pkg+PCB构造,分别在Pkg和PCB上加去耦电容或两者都加上去耦电容,通过量测|S21|来研究去耦电容的理想摆放位置。 图5 去耦电容安装在Pkg和PCB上 如图5所示,我们摆放电容的位置分三种情况,一是在Pkg上加52颗,二是在PCB上加63颗,三是在Pkg和PCB上同时各放置52和63颗,电容值大小为100nF, ESR、ESL分别为0.04ohm、0.63nH。量测结果如图6。 图6 加去耦电容于不同位置的|S21|比较图 首先,把低频到5Ghz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开始低频到500Mhz左右,不管在Pkg或PCB上加去耦电容,相比没有加电容,都可以大大降低构造阻抗,减少GBN干扰。第二,对于0.5Ghz~2Ghz,在Pkg上和同时在Pkg与PCB上加去耦电容,对噪声抑制效果差不多。可是如果只在PCB上加电容,可以看到在800Mhz附近多了一个共振点,这比没有加电容时更糟。所以我们只在PCB上加电容时要特别注意,可能加上电容后电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