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G0期是细胞分裂完成数次后暂时停止分裂所处的时期,但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完整细胞周期为G0→G1→S→G2→M
B.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处于G0期细胞
C.G0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G2期相同
D.赤霉素可促进休眠的种子细胞进人G0期
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B.—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C.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
3.如图为人类的性染色体组成。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Ⅱ一2片段,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
B.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位于Ⅱ一2片段,女性发病率高,但部分女患者症状较轻
C.正常情况下,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
D.男性某一细胞中不可能出现2条X染色体
4.下图是甲、乙两种群的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式,N表示种群数量,t表示种群增长的时间,dN/dt表示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甲、乙种群数量的增长类型分别为“J”型增长和“S”型增长
B.甲、乙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乙种群的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甲、乙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分别为增长型和稳定型
D.甲、乙种群在生态系统中不可能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⑤过程中
B.已停止分裂的细胞仍可进行①④过程
C.能进行②或③过程的生物通常不含DNA
D.HIV主要在T淋巴细胞中完成③过程
6.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7.“细胞学说”被认为是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B.列文虎克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红细胞
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D.魏尔肖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8.(10分)某研究小组进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的DNA双链模型中,四种碱基的颜色各不相同
B.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每个磷酸上连接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C.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嘧啶数与嘌呤数相等体现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选取材料时,用4种不同形状的材料分别表示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二、非选择题
9.(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雄鼠精细胞经过变形,_________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内含有的__________能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协助精子穿过卵母细胞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2)雌鼠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___________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___________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
(3)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14h,黑暗10h)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然后从雌鼠的_____________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并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再在37℃、5%CO2条件下,精卵共同作用4h,冲洗后继续培养。定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变化,第5天可以看到胚胎发生收缩,细胞间隙扩大,接着胚胎内部开始出现裂隙,这是胚胎_______________期开始的标志。
(4)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和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吸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处理,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这种育种方法叫______育种,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