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仓储管理员(中级)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发布:2025-04-04约9.37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仓储管理员(中级)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66题,每题1分,共66分)

1.裸电线按形状和结构分为()。

A、漆包线

B、圆线

C、空心线

D、纺织线

正确答案:D

2.金属经()酸洗后,在金属表面会生成具有一定防护作用的钝化薄膜。

A、硝酸

B、盐酸

C、磷酸

D、硫酸

正确答案:C

3.要想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系统必须向物流要()才能改善自身的发展条件。

A、发展

B、时间

C、空间

D、效益

正确答案:D

4.钻井液用高温降滤失剂磺甲基酚醛树脂,数量检验采取抽验单重,每批产品不少于()。

A、50%

B、10%

C、20%

D、15%

正确答案:D

5.1211灭火剂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用来扑救高电压电器设备的火灾,特别适用于扑灭油类、有机溶剂等火灾。

A、导电

B、绝缘

C、流动

D、燃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211灭火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其不导电,可用于扑救高电压电器设备火灾。在扑灭油类、有机溶剂等火灾时,能迅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目的,主要就是利用了它良好的绝缘性能等特点。

6.一般工具的品种繁多,其中的测量工具分为刻度尺和()。

A、毛六角头螺栓

B、光六角头螺栓、光螺栓

C、黑螺栓

D、黑铁螺钉栓

正确答案:A

7.燃烧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三个条件,所以只要使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具备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A、火柴

B、火源

C、氧气

D、空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燃烧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三个条件,只要使其中一个条件不具备就能达到灭火目的。空气和氧气都属于助燃物的范畴,火柴属于火源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火源是更全面的表述,涵盖了能引起燃烧的各种能量来源,所以这里选火源。

8.发出的实物项数少于调拨单上的应发项数是()。

A、发串

B、少发

C、漏发

D、多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实物项数少于应发项数意味着有物品遗漏未发,即漏发。

9.浮法平板玻璃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要求,厚度为3~6mm时,其边部凸出或残缺部分不得超过()。

A、2mm

B、15mm

C、3mm

D、1.5mm

正确答案:A

10.磨料中的粒度表示磨料颗粒的大小程度,它直接影响磨具的性能。按有关规定磨料有()个编号。

A、9

B、8

C、12

D、1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磨料粒度是衡量磨料颗粒大小的指标,对磨具性能有直接影响。相关规定明确磨料有12个以上编号,这有助于准确划分和标识不同粒度的磨料,以满足各种磨削加工的需求。

11.长度单位()不是法定计量单位。

A、公里

B、纳米

C、公尺

D、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公尺”是我国过去使用的长度单位,不是法定计量单位。而米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公里是千米的俗称,千米是法定计量单位;纳米也是法定的长度计量单位。

12.物资储运仓库是用来储存保管在()过程中暂时停滞的这部分生产资料。

A、建筑

B、流通

C、生产

D、生活

正确答案:B

13.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年。

A、1949~1979

B、1949~1978

C、1949~1980

D、1949~1977

正确答案:D

14.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请求()调解。

A、消费者协会

B、法院

C、工商部门

D、地方政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法院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地方政府主要起宏观管理等作用;工商部门主要是进行市场监管等行政工作,一般不直接进行消费者与经营者争议的调解工作。

15.要完成物资的保管工作的任务,首先就要解决物资的()。

A、合理堆码

B、保管保养

C、合理苫盖

D、合理存放

正确答案:A

16.在进行物资数量验收时,应按()规定的计量方法验收。

A、国家

B、需方

C、供方

D、合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物资数量验收应依据合同规定的计量方法进行,合同中明确了双方对于物资计量等相关验收标准的约定,所以应按合同规定的计量方法验收。

17.要约人依法()要约,要约失效。

A、通知

B、注销

C、撤回

D、撤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将该项要约取消,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要约失效。而要约的撤回是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取消其要约的行为,撤回要约时要约尚未生效,不存在要约失效的情况。注销一般不用于描述要约失效的情形。通知表述不准确。

18.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