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lc做的课程设计.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用plc做的课程设计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用plc做的课程设计
摘要:本论文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PLC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应用案例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PLC在现代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课程设计,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的设计过程、实现方法及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PLC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作为一种先进的工业控制技术,具有编程灵活、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PLC为研究对象,通过对PLC技术的研究和课程设计实践,旨在提高学生对PLC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一章PLC技术概述
1.1PLC的起源与发展
(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依赖,开始研发一种新型的控制设备。这种设备能够通过编程来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相较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随后,PLC技术逐渐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PLC技术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在70年代,PLC技术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多种类型的PLC产品,如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顺序控制器等。这些产品在机械制造、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进入8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的普及,PLC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PLC的编程语言也逐渐标准化,如梯形图、功能块图等。
(3)90年代以来,PLC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PLC开始具备远程监控、数据采集等功能,使得工业自动化系统更加智能化。此外,PLC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出现了集成式PLC、模块化PLC等多种形式。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PLC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2PLC的特点与优势
(1)PLC作为一种先进的工业控制设备,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其编程灵活性是其一大优势,PLC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控制逻辑,适应不同的工业控制需求。其次,PLC的可靠性非常高,采用模块化设计,即使单个模块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此外,PLC的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稳定工作。
(2)PLC还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其一,PLC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维护简单,降低了企业的维护成本。其二,PLC的体积小巧,便于安装和布线,节省了工业现场的空间。其三,PLC的运行速度快,响应时间短,能够满足工业现场对实时性控制的要求。此外,PLC的扩展性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添加或更换模块,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扩展。
(3)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PLC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提高生产效率。其次,PLC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可以与其他自动化设备协同工作。再次,PLC的集成度高,减少了系统中的硬件设备,降低了成本。最后,PLC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有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优化。
1.3PLC的分类与应用
(1)PLC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其中包括按照输入输出点数、结构形式、应用领域等方面。以输入输出点数为例,小型PLC通常具有64-256个输入输出点,适用于简单的控制任务;中型PLC拥有256-1024个输入输出点,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生产线;而大型PLC则可拥有1024个以上的输入输出点,适合于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例如,西门子的S7-300系列PLC,就提供了从32到256个输入输出点的多种配置,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
(2)从结构形式上看,PLC可以分为整体式、模块式和集成式三种。整体式PLC将所有组件集成在一个机箱内,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但扩展性较差。模块式PLC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换模块,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例如,美国RockwellAutomation的ControlLogix系列PLC,就是一款模块式PLC,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扩展能力。集成式PLC则是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等集成在一个单元内,既保留了模块式PLC的灵活性,又具有整体式PLC的紧凑性。
(3)PLC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自动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