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护理查房》课件.ppt
《结肠癌的护理查房》本次护理查房将围绕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展开,旨在通过病例分析、护理问题识别、护理措施实施及效果评价,提升护理人员对结肠癌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并探讨最新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查房目的与意义本次查房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水平,通过系统性的病例分析,识别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查房也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术交流,以及及时掌握最新的护理进展。提升护理水平通过病例分析,深化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护理技能。识别护理问题系统性评估,找出患者存在的潜在或实际问题。
病例介绍:基本信息患者,张某,男,65岁,汉族,已婚,退休干部,文化程度本科。因“腹痛、便血2月余”入院。身高170cm,体重70kg。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吸烟40年,20支/天,已戒烟5年。饮酒30年,50ml/天,已戒酒3年。否认药物过敏史。1姓名:张某2年龄:65岁3性别:男4职业:退休干部
病例介绍:主诉患者主诉为“腹痛、便血2月余”。患者自述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主要位于左下腹,呈隐痛、胀痛,可自行缓解。近1周腹痛加重,伴有便血,颜色暗红,量不多,无明显血块。患者自觉乏力、食欲减退。主要症状:腹痛左下腹,隐痛胀痛,加重趋势伴随症状:便血暗红色,量不多,无血块
病例介绍: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位于左下腹,呈隐痛、胀痛,可自行缓解。患者未重视,未就医。近1周腹痛加重,伴有便血,颜色暗红,量不多,无明显血块。患者自觉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约5kg。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腹痛左下腹,隐痛胀痛便血暗红色,量少体重下降约5kg
病例介绍: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史、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患者自述childhood时期患过麻疹,已痊愈。1慢性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2传染病史无肝炎、结核等3手术外伤史无手术史、外伤史
病例介绍:个人史患者居住于城市,生活规律,饮食尚可,喜食肉类,蔬菜水果摄入较少。吸烟40年,20支/天,已戒烟5年。饮酒30年,50ml/天,已戒酒3年。无特殊嗜好。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家庭关系和睦。饮食习惯喜食肉类,蔬菜水果摄入少吸烟史40年,已戒烟5年饮酒史30年,已戒酒3年
病例介绍:家族史患者父亲患有高血压,母亲患有糖尿病。哥哥患有冠心病。否认家族中有肿瘤病史。患者子女均健康。父亲高血压1母亲糖尿病2哥哥冠心病3
入院诊断入院诊断:1.结肠癌;2.贫血(待查);3.营养不良。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1结肠癌2贫血3营养不良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8.5×10^9/L,RBC3.2×10^12/L,HGB95g/L,PLT280×10^9/L。大便常规+潜血:潜血阳性。肿瘤标志物:CEA12ng/mL,CA19-935U/mL。生化全套:ALB35g/L。1血常规贫血2大便潜血阳性3肿瘤标志物升高
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结肠镜检查:于乙状结肠距肛门25cm处见一菜花样肿物,表面糜烂,质脆,易出血。取活检送病理。腹部CT:乙状结肠壁增厚,周围淋巴结肿大,考虑结肠癌,建议进一步检查排除转移。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腹痛、便血、乏力、体重下降。2.实验室检查:贫血,大便潜血阳性,肿瘤标志物升高。3.影像学检查:结肠镜见菜花样肿物,腹部CT提示乙状结肠壁增厚,周围淋巴结肿大。4.病理学检查:活检病理结果回报为结肠腺癌。临床表现腹痛、便血等影像学检查肠壁增厚
治疗经过: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于入院后第5天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中顺利,切除肿瘤及周围淋巴结,行乙状结肠造口术。术后病理示乙状结肠腺癌,浸润至浆膜层,淋巴结转移3/15枚。手术治疗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肿瘤,包括肉眼可见病灶和周围可能受累的组织。手术范围和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病理分期,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治疗经过:化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第3周开始行辅助化疗,方案为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期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化疗共6周期,疗效评价为稳定。化疗方案FOLFOX方案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治疗经过:其他治疗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营养和肠内营养,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止痛、止吐、护胃等,以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定期复查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1营养支持静脉营养、肠内营养2对症支持止痛、止吐、护胃
护理问题清单1.疼痛:术后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