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中考复习提纲.pdf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四章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
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
更新。如:阳光、空气、水、土地、生物。
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如:煤、
铁、石油等矿产、化石燃料。
2.淡水资源存在形式:江河、淡水湖泊、积雪、冰川、地下水。
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3.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
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我
国水资源问题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从均占有量的34%。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布不平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决水资源空间(区域)分配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解决时间(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
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5.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1)最严重地区:华北——地多水少,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往华北、西北。课本P7图E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引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至天津和北京。(可调
水量最大,但由于地势原因部分路段需抽水。)
中线: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自流供水至北京和天津(华北)。
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至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的
1
缺水问题。(水质最好)
节水措施:农业用水:喷灌,滴灌,工业用水:循环使用,污水达标排放,生活
用水:一水多用。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
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比重最大)、沙漠、戈壁等。
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内陆地
区)。
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
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五位。)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后备耕地资源匮乏。而主
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农业部门(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东部季风区(平原和丘陵为主):种植业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南方和北方。
南方气候湿热多雨是我国水田分布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茶、柑橘、甘蔗等。
北方气温低,降水少,是我国旱地分布区,主要种植小麦、大豆、棉花、花生、
甜菜等。
西部非季风区(以山地高原为主):草地广布,畜牧业分布区。
2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牧区温带草原牧场山地牧场高寒牧场高寒牧场
性质
主要三河马、三河牛、伊犁马、细毛青海牦牛、河曲西藏牦
畜种滩羊羊马牛、藏绵
羊
东部季风区的山地地区,分别为我国的三大林区东北林区(面积最大的天然林
区)、西南林区(树种最多的天然林区)、南方林区(人工林区)
3.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全国土地日:6
月25日。
第三节工业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矿产资源与工业: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
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和内蒙古最为丰富,山西有“煤海”之
称。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工业的重要能源和原料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及沿海大陆架。
铁矿是发展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我国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