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青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推荐.docx

发布:2025-04-01约2.5万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省青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所谓)彩色木刻画就是用木刻套印的方法印成画模,人物、花鸟、山水…(差不多)跟中国画画家笔下的真迹一模一样。我家里挂着一幅新罗山人的花鸟画,一块石头前伸出一枝海棠,三个红胸鸟停在枝上,上下(照应),瞧那(神色)正在那里使劲地叫呢!文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是()

A.所谓

B.差不多

C.照应

D.神色

【答案】:D

2、历史证明每一轮经济危机都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然后逐渐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不得不承认,金融危机让“中国制造”遭遇空前危机,这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各地区都在抓产业升级,但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在“抓大放小”的惯性思维下,不少人认为产业升级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没有多大干系,显然这是一种误读,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而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力量。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B.产业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

C.技术变革是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最好手段

D.产业升级是使“中国制造”渡过金融危机的关键

【答案】:B

3、对于国家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舆论往往作片面的理解,认为国际话语权的大小根本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大小。当然,这种观点似乎来自当今世界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即最为强大的美国拥有最强的国际话语权,传统强国比较集中的欧洲也拥有很大的国际话语权。但是,美国和欧洲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并非仅仅因其实力强大,更是因为他们的话语中所包含的观念创新性引导着大多重要国际议题的设置,他们话语中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较强等等。虽然不能否认实力强大对于话语权是一个积极性因素,但国际话语权从来不是按国家的实力大小来分配的,在某些问题或领域,一些实力小的国家比一些实力大的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国际话语权的强弱

B.强化话语质量对提升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

C.国际话语权为个别实力强大的国家所掌控

D.国家实力对话语权影响在不同领域中不同

【答案】:B

4、北宋初期是我国书院教育的高潮期,出现了著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合称为“宋初四大书院”。

A.丽泽

B.岳麓

C.石鼓

D.茅山

【答案】:B

5、大规模生产导致的经济效益简称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A.某超市连锁企业因其商品价格更低,迅速在全球开设了很多家连锁店

B.某企业因可以向酒店提供更多客源,而得到了更加低廉的住宿协议价格

C.某汽车制造商因生产需求较大,以较低的进货价格与零件制造商达成一致协议

D.某工厂因订单的不断增加,使得工人的熟练度大大增加,提高了工作效率

【答案】:A

6、医学上认为,不论在哪个年龄段,超重者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II型糖尿病的风险都会升高,这些疾病同时也是导致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人员曾对1830名6岁至14岁的日本儿童进行尿检,结果显示,27名儿童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尿中红血球增多等肾病症状。经对比后发现,这些尿检异常儿童的身高体重指数(BMI)以及血压的收缩压(高压)明显高于尿检正常儿童。

A.儿童须注意预防肾病发生

B.体重超标是肾病发生的原因

C.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出现肾病

D.儿童肥胖与肾病风险存在关联

【答案】:D

7、小明有5盒奶糖,小强有4盒巧克力,共值44元。如果他们对换一盒,则各人手中的东西价值相等,那么一盒巧克力价值()元。

A.4

B.5

C.6

D.8

【答案】:C

8、()是由中国发起和主导建立的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A.亚太经合组织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金砖国家

D.东盟

【答案】:B

9、试想,第一届“超女”冠军安又琪尚未来得及成为令人追捧的唱片明星,如今又推出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未必不是揠苗助长,想将她们生生扼杀了,张曼玉熬了多少年才红啊!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是()

A.人才培养也应“物以稀为贵”

B.“超女”才华将要被扼杀

C.人才“快餐化”等于揠苗助长

D.演绎人才造就是急不得的

【答案】:D

10、20世纪80年代,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把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983年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