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聚焦儋州“六水共治”:高分议论文写作指导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2月热点时事 学案.docx

发布:2025-02-08约6.1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聚焦儋州“六水共治”:高分议论文写作指导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2月热点时事学案

一、热点导入

水,作为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发展之要,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儋州秉持生态立市理念,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稳步推进“六水共治”工作。2024年,儋州在“六水共治”方面成绩斐然,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城镇内河(湖)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其中,“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尤为难得。例如流经那大城区的北门江,此前因农户在支流屋底溪上游养猪,长期排放养殖粪污水,致使河道水质恶化,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经分析,畜禽养殖、牛蛙非法养殖、河道养鸭养鹅等粪污尾水直排入河是影响儋州水质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儋州召开专题会议,明确镇政府及镇级河长职责,东成镇、中和镇等多个镇积极响应,针对北门江、春江等河流污染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儋州印发一系列文件,要求各镇全面排查管控牛蛙养殖、畜禽养殖等排污入河行为,对养猪场粪污沼液定期抽运,防止粪污溢流入河。“六水共治”办加强统筹调度和实地督查,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024年,儋州共召开14次水质稳定达标整治工作会议,对超标断面入河排污口开展督查及“回头看”107次,发出65个督办函,11个提醒函,清退31家牛蛙非法养殖场、整改176家养猪场,最终实现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均值在近5年以来首次达到年度优良率100%。

此外,“六水共治”项目的开工和投产也为这四个“100%”做出了贡献。2024年8月,儋州在木棠中心水厂举行“六水共治”项目集中通水、投用、开工仪式,涵盖供水保障、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的项目落地。其中通水项目总投资11.167亿元,投用项目投资1.5亿元,开工项目投资约12亿元。像投用的儋州光村、木棠、峨蔓一体化供水工程,以松涛水库为供水源,通过新建输水管道等设施,为近14万群众提供了安全饮用水,解决了儋州北部部分村庄长期依赖地下水饮用的水安全难题。

儋州推进“六水共治”,还确立了“让全市人民都喝上松涛水”的目标,按“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思路,以松涛水库为水源,取消小散水源地,优化城乡供水设施和服务布局,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垦地融合一张供水网建设。先后实施6个供水项目,总投资35.88亿元,受益人口64.6万人。同时,利用松涛灌区等水利工程,形成灌溉一张网,并谋划清水一张网和原水一张网,实现清水干管互联互通和所有水厂水源与松涛水库连接。儋州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集中供水规模化的做法得到海南省相关部门认可,并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还获得中央小型引调水工程5000万元资金支持,在海南省“六水共治”杯2024年度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技能竞赛中,儋州市松涛东干渠改线工程团队荣获比赛一等奖。

二、课堂互动:热点讨论

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分组讨论20分钟。思考儋州“六水共治”这一事件,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以及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在推进“六水共治”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能从中学到什么?又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做些什么?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三、高考链接

高考作文着重考查同学们对社会热点现象的分析思考与文字表达能力,儋州“六水共治”这一热点与高考作文命题紧密相关。高考可能以此为素材,要求同学们分析事件背后所体现的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政府职能与社会责任以及青年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与担当等问题;探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考个人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与使命。比如以“守护绿水青山,共筑生态家园”“科技赋能环保,创新守护碧水蓝天”“政府担当作为,绘就生态新画卷”“青年投身环保,传递绿色正能量”等为话题,让同学们写议论文,考查大家从热点事件中提炼观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以及逻辑思辨的能力,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

四、立意分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实践

从儋州积极推进“六水共治”,改善水质、保障供水安全等举措出发,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在实际行动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论述在“六水共治”中,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水质监测、污水处理等效率和质量,如智能化水质监测设备、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等的应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环保科技人才,推动环境保护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三)政府职能在生态保护中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