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挂墙砖施工方案.docx
干挂墙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具体地址],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建筑高度为[X]米,地下[X]层,地上[X]层。外墙设计采用干挂墙砖工艺,旨在提升建筑外立面的美观性与耐久性。墙砖选用[具体品牌及型号],规格为[长×宽×厚]。
二、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干挂墙砖的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
2.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3.测量放线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精确测放出外墙的轴线、边线和门窗洞口位置,并做好标记。
4.对进场的墙砖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包括规格、尺寸、色泽、平整度等,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二)材料准备
1.墙砖:根据设计要求,选用质量合格、色泽一致的墙砖,并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2.挂件:包括不锈钢挂件、螺栓、螺母等,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3.密封胶:选用与墙砖和密封材料相容性好的密封胶,确保密封效果。
4.其他材料:如膨胀螺栓、电焊条、防锈漆等,应满足施工需要。
(三)机具准备
1.电动吊篮:根据外墙高度和施工面积,合理配备电动吊篮,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
2.电焊机:用于焊接挂件等金属部件。
3.切割机:切割墙砖和其他材料。
4.电钻:用于钻孔安装膨胀螺栓等。
5.扳手:包括各种规格的扳手,用于拧紧螺栓、螺母等。
6.水平仪、经纬仪:测量放线和控制墙面平整度、垂直度。
7.靠尺、塞尺:检查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
(四)现场准备
1.清理施工现场,拆除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坚实。
2.搭建临时设施,如材料堆放区、加工区、休息区等。
3.接通施工用水、用电,满足施工需要。
4.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进场时间,确保材料供应及时。
三、施工工艺
(一)测量放线
1.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经纬仪和水平仪精确测放出外墙的轴线、边线和门窗洞口位置,并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
2.以控制桩为基准,用墨线弹出外墙的垂直控制线和水平控制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标记,以便施工时控制。
3.对外墙的阴阳角、门窗洞口等部位进行详细测量,确定其准确位置和尺寸,并做好记录。
(二)基层处理
1.对外墙基层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灰尘、油污、杂物等,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2.对基层存在的裂缝、孔洞等缺陷进行修补,采用水泥砂浆或专用修补材料进行填补,使其与基层表面平齐。
3.在基层上涂刷界面剂,增强基层与保温层或墙体的粘结力。
(三)龙骨安装
1.根据测量放线确定的位置,安装竖向龙骨。竖向龙骨采用槽钢或工字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间距根据墙砖尺寸和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为[X]mm。
2.安装横向龙骨,横向龙骨与竖向龙骨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确保连接牢固。横向龙骨的间距应根据墙砖的排版要求进行调整,保证墙砖的安装平整度。
3.对龙骨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其垂直度、平整度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水平仪和经纬仪进行测量,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在龙骨表面涂刷防锈漆,防止龙骨生锈。
(四)挂件安装
1.根据墙砖的尺寸和排版要求,在龙骨上安装挂件。挂件采用不锈钢材质,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龙骨上。
2.挂件的位置应准确无误,安装牢固,确保能够承受墙砖的重量。
3.对挂件进行检查,确保其安装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相邻挂件之间的间距应均匀一致。
(五)墙砖安装
1.将墙砖按照排版要求进行预排,确定每块墙砖的位置和编号。预排时应注意墙砖的色泽、花纹、尺寸等,尽量使上下左右相邻的墙砖搭配协调。
2.在墙砖背面涂抹专用粘结剂,涂抹应均匀、饱满,厚度控制在[X]mm左右。
3.将涂抹好粘结剂的墙砖轻轻挂在挂件上,调整位置,使其上下左右对齐,并用靠尺和塞尺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使用橡胶锤轻轻敲击墙砖,使其与挂件紧密贴合,粘结剂挤出后应及时清理干净。
5.按照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安装墙砖,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墙面的整洁,避免污染已安装好的墙砖。
(六)嵌缝处理
1.待墙砖安装完毕后,对砖缝进行清理,去除缝内的杂物和灰尘。
2.采用专用的密封胶进行嵌缝,嵌缝应饱满、密实,表面平整光滑。
3.嵌缝完成后,用工具将密封胶压实、压平,使其与墙砖表面平齐,无明显缝隙和气泡。
(七)清理验收
1.施工完毕后,对墙面进行全面清理,去除表面的灰尘、污渍等。
2.对干挂墙砖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包括墙砖的平整度、垂直度、缝宽、色泽一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