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pptx
6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CATALOGUE
目录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概述
实验材料与试剂准备
实验操作步骤详解
二氧化碳收集与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实验安全规范与环保意识培养
01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概述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应用
二氧化碳在工业、农业、医疗、消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制作碳酸饮料、气体保护焊、植物光合作用等。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制取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意义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为化学实验提供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践意义
实验原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采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法,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₃+2HCl=CaCl₂+H₂O+CO₂↑。
实验设备
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设备包括试管、导管、集气瓶、橡皮塞、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等。其中,试管用于盛放反应物,导管用于导出生成的二氧化碳,集气瓶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02
实验材料与试剂准备
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作为与碳酸盐反应的酸。
酸类
碳酸盐
其他辅助试剂
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作为碳酸盐来源,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如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03
02
01
03
实验操作步骤详解
按照要求将反应器、导管、收集瓶等设备连接好,确保气密性良好。
搭建反应装置
检查各设备是否完好无损,特别是导管和收集瓶是否干燥、无杂质。
检查设备
先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加入石灰石或大理石碎片。
根据实验需求控制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的用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试剂量控制
加入试剂顺序
观察反应器中产生的气泡和反应液的颜色变化等现象。
观察反应现象
记录反应时间、气体产生量等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记录实验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试剂溅出或设备损坏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现场,保持实验室整洁。
注意安全事项
04
二氧化碳收集与处理方法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气体密度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因此不宜用排水法收集。
溶解性
考虑到实验安全,应避免使用可能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收集方法。
安全性
干燥处理
使用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对气体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
除去杂质
通过化学方法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如使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酸性气体。
净化装置
在收集装置前设置净化装置,进一步确保气体的纯度。
储存容器
储存环境
安全措施
定期检查
01
02
03
04
选择密封性好的容器,如钢瓶、玻璃瓶等,以防止气体泄漏。
将容器放置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储存和使用二氧化碳时,应注意安全,避免与易燃、易爆物品接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密封性和气体的纯度,确保储存安全和使用效果。
0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
2
3
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反应器的质量差,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二氧化碳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
产量计算方法
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等都会影响二氧化碳的产量。
影响因素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如控制反应温度、优化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延长反应时间等,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产量。
优化措施
03
提高纯度措施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改进分离和纯化工艺等措施,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纯度。
01
纯度评估指标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的纯度、杂质含量等。
02
评估方法
可以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方法对二氧化碳的纯度进行评估。
误差来源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包括称量误差、操作误差、仪器误差等。
数据分析与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等,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实验结果和误差情况。
06
实验安全规范与环保意识培养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将其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分别收集在指定的容器中。
分类收集废弃物
有害废弃物应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可回收物应尽量回收利用;一般废弃物可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填埋或焚烧。
废弃物处理
对废弃物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处理时间、处理方式、处理量等信息,以备查证。
废弃物处理记录
THANKS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