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模具結構介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流道的截面形狀與流動性 一般選用圓形流道 圓形流路的體積最大同時表面積最小﹐就流動性﹑放熱度而言﹐也以圓形流路最佳﹐因此選擇圓形流道和縮短流道長度可減少熱量損失。 流道的截面形狀與流動性 梯形或“U”形斷面的流道僅在型穴一方加式,加工性良好,主要用于三板模和兩板因公模側有滑塊而無法布置流道的場合。 缺點:與同一斷面積之圓形流道比較,有較大的接觸面積。 澆口的種類及參數 1.側澆口﹕(Side Gate) 澆口的種類及參數 2.搭接式澆口(Edge Gate): 澆口的種類及參數 3.潛伏式澆口(Sub Gate)﹕ 澆口的種類及參數 4.香蕉形流道: (Banana Gate) 澆口的種類及參數 5.扇形澆口﹕(Fan Gate) 6.針點澆口:(pin gate) 在注射模具中﹐注射時熔融的塑膠急速地填充型腔﹐驅趕空氣﹐如果空氣不能有效地排出﹐瘀積于流動的末端﹐則會導致產品產生包風﹐燒焦等缺陷。 分模面排氣﹔ 頂出機構排氣﹔ 鑲件排氣﹔ 排氣閥﹔ 備注﹕1.在PL面上開設排氣槽﹐ 排氣槽一 般開設在母模側。 2.利用入子﹐頂針﹐套筒﹐排氣針﹐ 使氣體從其與模仁的配合間隙中逸出。 槽的間隙一般為30至50mm﹔ (如圖2所示) 在rib較深的地方鑲入子做排氣﹔ 在成品肉厚很薄的情況下可采用真空抽氣的排氣方法 將型腔里抽成真空﹐充膠時就不會有空氣存在。 入子鑲成許多小片更有利排氣﹐并且每片入子上都會做排氣槽﹐下面做集氣槽 頂出機構的分類 一般頂出﹕頂針(雙節)﹑扁梢﹑套筒(雙節)﹑斜梢﹑頂塊﹑整面頂出 二段頂出﹕(1)在一次頂出后﹐成品還不能或不易取下而增加一次頂出動作。 雙向頂出﹕公﹑母模都設有頂出的機構 螺紋脫出 簡單頂出 單節頂針 雙節頂針 扁梢 套筒 雙節套筒 工作原理﹕ 在合模時﹐通過擊杆上的螺絲與回位衫套連接(回位衫套與頂板相接)﹐將頂板拉回﹐從而使頂出機構在合模前先回位﹐避免頂出系統與其它組件發生碰撞毀壞 此種機構結構簡單﹐動作可靠﹐應用最多 該澆口的優點在于進膠的位置選擇在產品內品及側壁的非分模線處﹐脫模后進點處的切口平整,無須后加工。所以多用于外觀不能有澆口殘痕且四側有配合要求的場合。 缺點是較普通澆口加工困難且表面易產生陰影﹐不易頂出。 香蕉形澆口為潛伏式澆口的一種特例﹐較之普通型其優點在于進點的位置與流道的距離可以更遠﹐進點的位置選擇更靈活,其壓力降也相對較小。如(a)圖所示側壁肉厚較大﹐須從側壁進膠以減少壓力損失及保証整體尺寸﹐普通的潛伏則難以進膠。 香蕉形澆口的缺點是加工困難﹐頂出也較困難。 注﹕ 平衡料頭的尺寸參數設計盡量與澆口對稱;抓料梢的上端設計成球形或倒圓角﹐以利脫模。 L=2.5d 且 15﹔ (該值保証橫流道在頂出時有足夠的彈性變形量) L1+L2頂出行程+1~2MM; (該值保証澆口能夠完全頂出) HL1+L2 (該值保証在抓料梢比澆口后頂出﹐而不至使流道從抓料梢上脫落) 扇形澆口適用于面積較大的平板形成品和透明件﹐普通澆口寬度狹小﹐易產生氣泡和流痕﹐難以滿足產品要求。扇形澆品前端寬度較大﹐使塑膠均一流動成形﹐得到質地均勻的成品。但由于澆口寬度大﹐剪切較一般澆口困難。 尺寸參數(單位﹕mm) L=0.6~0.8D H=0.6~1.2(視成品肉厚取值) W=1.8~2.5D(視成品尺寸大小取值) b=45~90%%d [优點] (a) 成形品大之場合,可多點進膠,應力及變形較小. (b) 進膠點處切口痕跡小﹐不需后加工. (c) 適合于多模穴成形. (d) 澆口位置選選擇靈活. [缺點] (a) 流道殘余料較多﹐材料成本高. (b) 流道壓力損失大. (c) 只適用于三板模﹐模具成本較高. (d) 加工較困難﹐不利修模設變. 澆口的種類及參數 1.開放式 熱澆道 開放式灌嘴 2.針點式 Needle 熱澆道 圖2 排氣槽 (1)﹑回位銷 (2)﹑回位彈簧 (3)﹑優力膠 如圖所示將彈簧直接裝在回位梢上或套在導桿上.此結構簡單.需注意彈簧的彈力要足夠。 優力膠主要運用在當頂針或斜梢等頂出機構位於靠破面上時.合模過程中為避免頂出機構與母模面相撞,利用優力膠的彈性使頂出機構能先回位一小段距離. 優力膠與孔的配合關係 如下表供參考: A=2~2.5 H1=1/2H 學 習 內 容 MPT Rain.yu 2009.3.24 各型式模運用之場合。。。。。。。。。1 模具結構簡介。。。。。。。。。。。。2 模具各零件功能簡介。。。。。。。。。3 模具六大系統簡介。。。。。。。。。。4 模具3D示意圖一 模具3D示意圖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