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测试含答案)-2025届中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
(10)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测试)——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精炼与综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全球战塑”。我国的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图示意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丰富
B.人均煤炭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耕地资源比较丰富,不用大力保护
D.天然气资源比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高
2.能体现“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做法是()
①退耕还林还草,因时、因地制宜
②提高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
③加强宣传,减少水污染和水浪费
④禁用煤炭,改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⑤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自带购物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下图为2021年“我国固定式光伏发电最佳斜面年总辐照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推测,我国太阳能()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东南多西北少
4.我国太阳能最贫乏的地区分布在()
A.苏浙沪 B.鄂湘赣 C.陕甘宁 D.川渝黔
5.I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A.冻土多 B.湖泊少 C.海拔高 D.纬度高
读我国土地资源构成及六国人均耕地面积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多种农业生产经营
B.可利用土地比重为84.28%
C.草地、林地比重大,农业以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D.耕地比重小,后备资源不足
7.读右图六国人均耕地面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人均耕地较少,但农业生产水平高
B.中国人均耕地不足是因为人多地少
C.印度比中国人均耕地多,印度比中国人口密度小
D.加拿大人均耕地多,说明该国地广人稀
8.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有()
①农耕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②牧区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
③水土流失地区营造防护林
④沙漠和戈壁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18亿亩的耕地红线。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哪一特点()
A.土地类型齐全 B.地区分布不均 C.耕地比重小 D.总量丰富
10.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A.坚持农田农用 B.扩大城市规模 C.加快生态建设 D.全面退耕还林
青海的塔拉滩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一年中绝大部分天数日照时长超过12小时,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大型光伏电站(图1),当发电站运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地野草生长迅速,竟意外收获了一座天然牧场(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在塔拉滩荒漠建光伏电站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降水丰富 B.地势起伏大 C.太阳能丰富 D.大风天气多
12.在塔拉滩光伏电站的工作人员应时常配备()
①太阳镜
②雨伞
③保暖衣物
④高压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野草生长迅速,会影响光伏电板对太阳光的吸收,对此最合理的解决措施为()
A.利用化学合成除草剂除草 B.大量使用机械化设备除草
C.养殖合理数量的羊群啃食 D.利用人工焚烧的办法除草
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惠及45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超过1.85亿。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调水,水质最好
B.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调水量最大
C.西线路线最短,工程难度最小
D.三条调水线路中,东线工程量最小,最早输水
15.南水北调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
②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山东省缺水严重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有()
①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
③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
④耕地面积广,灌溉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该工程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引水,穿越近百里的隧道,将水引至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实现了长江和黄河的“握手”。下图示意引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