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有机房电梯土建技术要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电 梯 土 建 技 术 要 求
电梯土建应满足电梯的工作环境要求如下:
机房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0% 在25℃时 ;
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供电电压波动应在±7%范围内;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 m .
机房
电梯驱动主机及其附属设备和滑轮应设置在一个专用房间内,该房间应有实体的墙壁、房顶、门或活板门,只有经过批准的人员 维修检查和营救人员 才能接近.
机房或滑轮间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但这些房间可设置:
杂物电梯或自动扶梯的驱动主机
该房间的空调或采暖设备,但不包括以蒸汽和高压水加热的采暖设备
火灾探测器和灭火器,具有高的动作温度,适用于电气设备,有一定的稳定期且有防意外碰撞的合适的保护.
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通道应:
设永久性电气照明装置,以获得适当的照度;
任何情况均能完全安全,方便地使用,而不需经过私人房间.
应提供人员进入机房和滑轮间的安全通道。应优先考虑全部使用楼梯,如果不能用楼梯,可以使用符合下列条件的梯子:
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通道不应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
梯子应牢固地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
梯子高度超过1.50m时,其与水平方向夹角应在65o-75o之间,并不易滑动或翻转;
梯子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35m,其踏板深度不应小于25mm。对于垂直设置的梯子,踏板与梯子后面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15m,踏板的设计载荷应为1500N;
靠近梯子顶端,至少应设置一个容易握到的把手;
梯子周围1.50m的水平距离内,应能防止来自梯子上方坠落物的危险。
机房要采用经久耐用和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如抹平混凝土,波纹钢板等,并能承受7000Pa的压力.
机房应有适当的通风.同时必须考虑到井道通过机房通风.从建筑物其他处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直接排入机房内,应保护诸如电机、设备以及电缆等,使它们尽可能不受灰尘、有害气体和湿气的损坏。
机房应设有永久性照明,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 lx.机房内靠近入口 或几个入口 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开关,以便进入时能控制机房照明.
当机房地面包括几个不同高度并相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和护栏.
当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m,宽度小于0.5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
为了防止物体通过位于井道上方的开口,包括通过电缆用的开孔坠落的危险,必须采用圈框,此圈框应凸出楼板或完工地面至少50mm.
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应为20-40mm.
承重梁和吊钩上应标明最大允许载荷.
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应分开,并都送至机房门旁的墙上,或通过与主电源开关供电侧相连而获得照明电源.
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机房通道门的宽度不应小于1.0m,高度不应小于1.80m,且门不得向房内开启, 机房门应加锁.在门的外侧应设有包括下列简短字句的须知电梯曳引机--危险.
对机房配电箱的要求:主开关在断开位置时应能用挂锁或其它等效装置锁住,以确保不会出现误操作.
井道
建筑物中,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该电梯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有下述开口:
层门开口;
通往井道的检修门,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
火灾情况下,排除气体与烟雾的排气孔;
通风孔;
井道与机房或与滑轮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口.
井道的墙,底面和顶板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用坚固,非易燃材料制造,而这种材料本身不应助长灰尘产生.
通往井道的检修门、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除了因使用人员的安全或检修需要外,一般不应采用。
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超过11m时,其间应设置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超过11m.
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8m,宽度不得小于0.35m,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m,宽度不得小于0.6m,检修活板门的高度不得大于0.5m,宽度不得大于0.5m,且它们均不应向井道内开启.
井道检修门、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操纵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检修门和井道安全门即使在锁住的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均应是无孔的,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且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
井道顶部应设置通风孔,其面积不得小于井道水平断面面积的1%,通风孔可直接通向室外,或经机房通向室外.除为电梯服务的空间外,井道不得用于其他房间的通风.
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
高度不大于30m的井道: 0~+25mm; 高度不大于60m的井道: 0~+35mm; 高度不大于90m的井道: 0~+50mm.
同一井道装有多台电梯时,,不同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