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与应用-PPT07-V1.0.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由于使用自动分配IP地址,网络管理员将无法知道每个主机获得的IP地址,只知道擅自更改IP地址的主机正使用的IP地址是发生IP地址冲突的主机的IP地址。但是对于主机来说IP地址是不固定的,而MAC地址是不变的,如果能够通过IP地址查出MAC地址就可以快速找到更改IP地址的主机。要知道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就需要使用ARP协议。在讲解ARP协议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广播和广播域的概念。 可以通过例子引出广播和广播域的概念。例如:在超市找人时,如果不知道对方的位置就需要到服务台通过广播进行找人,当知道对方的位置时就可以直接到对方所在位置。在网络中也存在这种情况,如果不知道对方的地址就需要进行广播,就发送广播帧,而知道对方的地址就发送单播直接到对方处。所以,广播通信是“一对所有”的通信形式,而单播通信是“一对一”的通信形式。而所有听到找人广播范围就是广播域。由此引出广播和广播域的概念。 在了解了广播和广播域以后,在讲解MAC地址的广播和IP地址的广播。 1、MAC地址广播域是所有相连接的交换机和集线器的集合。收到广播帧的主机会比较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为自身IP地址,如果是则继续处理数据包中的承载数据,如果不是则丢弃数据。 交换机转发MAC地址广播,而路由器会阻挡MAC地址广播。 2、IP地址广播,例如:主机IP地址192.168.1.20,掩码255.255.255.0。主机所在网段的广播地址是192.168.1.255,如果主机发送一个目的IP地址为192.168.1.255、目的MAC地址为FF-FF-FF-FF-FF-FF的广播。由于目的MAC地址为广播地址,所以广播域的范围和MAC地址广播域范围相同。当设备或主机收到此广播后,查看是否属于同一IP网段,如果处于同一网段则对承载的数据进行处理,否则丢弃数据。 同样路由器会阻挡IP地址广播。 IP地址广播有多种(255.255.255.255等)此处只介绍IP地址网段的广播。 最后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加深学员的理解。左图载体主机处于一个广播域,右图A、B在一个广播域C不再一个广播域。 * 现在我们来讲解ARP协议,本页主要介绍ARP协议的功能,ARP基本功能就是负责将一个已知的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以便在交换机上通过MAC地址进行通信。然后提问那么ARP是如何工作的呢?引出下一页。 * 本节PPT主要讲解ARP协议的工作原理,按照ppt所示一步一步进行讲解。 1)主机PC1想发送数据给主机PC2,它检查自己的ARP缓存表。ARP缓存表是主机存储在内存中的一个IP地址和MAC地址一一对应的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以使用arp –a来显示ARP缓存表。 如果要查找的MAC地址不在表中,ARP会发送一个广播,从而发现目的地的MAC地址。 经查看PC1的ARP缓存表中没有发现PC2的MAC地址,这时,PC1会初始化ARP请求过程(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用于发现目标的MAC地址。 2)主机PC1发送ARP请求信息,ARP请求是目的地址为MAC广播地址(FF-FF-FF-FF-FF-FF)的MAC地址广播帧,从而保证所有的设备都能够收到该请求。在ARP请求信息中包好PC1的IP地址和MAC地址。 3)交换机收到广播地址后,发现为MAC地址广播,所以将数据帧从即除了接收口之外的所有接口转发出去。主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IP地址的比较,如果目标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不同,则其会丢弃这个数据包,而只有PC2这台主机会在自己的ARP表中缓存PC1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同时发送一个ARP应答,来告诉PC1自己的MAC地址(这个数据帧是单播)。 4)PC1在接收到这个回应的数据帧后,在自己的ARP表中添加PC2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在这个过程中,Switch交换机已经学习到了PC1和PC2的MAC地址,之后传输数据时PC1和PC2之间使用单播方式。 需要注意:ARP请求为广播,而ARP应答为单播。 补充案例: 对比一个生活实例,假设校长要去班里找一名叫王强的学员,但是校长并不认识他,所以它就在王强的班里喊:“哪位是王强啊?”班里的每一名学员都可以听得到这句话,但是王强只有一个,他会回应校长,“我就是”。这是校长就看见王强并记住他的相貌。过了几天,恰好校长又有事情找王强,这时只要根据他记忆中王强的相貌找到王强即可。 上述故事可以和ARP查询过程完全吻合,校长和王强就是通讯双方,哪位是王强这句话就是广播,王强的姓名是IP地址,王强的长相是MAC地址,正因为校长同时记住了王强的姓名和长相,他才可以不用寻求直接通讯。 * 本页讲解ARP的相关配置,我们分别从windows系统和Cisco设备两方面分别对ARP命令进行讲解。本页主要讲解Win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