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摘要 2
1 引言 2
1.1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元器件介绍 2
2 硬件系统设计 8
2.1温湿度采样与控制系统 8
2.2 键盘显示系统 10
2.3 报警系统 12
3 软件系统设计 12
3.1 系统初始化模块 12
3.2 键盘显示模块 14
3.3 采样转换模块 15
3.4温湿度控制模块 17
3.5 报警模块 19
4 软件调试 21
小结 22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利用8051单片机设计一个温室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对给定的温湿度进行控制并实时显示,其中温湿度信号各有四路,系统采用一定的算法对信号处理以确定采取某种控制手段,在本系统中采用温度优先模式,循环处理。
关键字:89C51 8729键盘显示 LCD显示 ADC0809
SummaryIn this paper, 8051 to design a green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for a give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and real-time display, in which each of fou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ignal, the system uses a certain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 to determine the means to take some control, In this system, using temperature priority mode, loop handle.Keywords: 89C51 8729 Keyboard Display LCD display ADC0809
1、引言
1.1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元器件简介
89C51芯片
89C51是Intel公司于80年代初推出的8位嵌入式微控制器(内部数据总线为8位,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它与MCS-96系统中的其它芯片相比,具有性能高、功能全、售价低廉、使用方便(48PINDIP)等优点。89C51在工业应用方面有许多明显的特点,它具有灵活方便的8位总线外围支持器扩展功能,而在数据处理方面又有8位微机的快速功能。由于大的高度集成化已把许多常驻用的输入检测输出控制通道都制作在同一块硅片上,大大地灵活了外部连线,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速度快(时钟12MHz),非常适合于工业环境下安装使用。因此本系统CPU选用89C51芯片。
89C51单片机引脚采用40双列直插式封装结构。89C51系统CPU中的主要组件有:高速寄存器阵列、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寄存器控制器和算术逻辑单元(RALU)。它与外部通讯是通过特殊功能寄存器SFR或存储器,控制器进行的。8051系统的CPU的主要特色是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售价低,使用方便。此外,通过SFR还可以直接控制I/O、A/D、PWM、串行口等部件的有效运行。
CPU内部的一个控制单元和两条总线寄存器阵列和EALU连接起来。这两条总线是:16位地址总线(A-BUS)和8位数据总线(D-BUS)。数据总线仅在RALU与寄存器阵列或SFR之间传送数据,地址总线用作上述数据传送的地址总线或用作与寄存器控制器连接的多路复用地址/数据总线[7]。CPU对片内RAM访问是直接访问和通过寄存器R0,R1间接访问的。
89C51工作时所需的时钟可通过其XTALL输入引脚由外部输入,也可采用芯片内部的振荡器。其工作频率为6~12MHz。在本系统中采用11.0592MHz频率。
74LS273地址锁存器
图1.1
74LS273是带有三态缓冲输出的8D锁存器74LS273;
·D7~D0:三态门输入端。
·Q7~Q0:三态门输出端。
·GND:接地端。
·Vcc:电源端。
·OE:三态门使能端。
·G(STB):8D锁存器控制端。
8279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
8279使Intel公司为8位微处理器设计的通用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接收来自键盘的输入数据并作预处理;数据显示的管理和数据显示器的控制。单片机采用8279管理键盘和显示器,可减少软件程序,减轻负担,且显示稳定,程序简单。
图1.2
8279的引脚功能(采用40线双列直插式封装):
·DB0~DB7:双向外部数据总线。用于传送8279与CPU之间的命令、数据和状态。
·CS:片选信号线,低电平有效。
·A0:区分信息的特征位。当A0位置1时,CPU写入8279的信息位命令,CPU从8279读出的信息为8279的状态;当A0为0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