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研究 (1).pdf

发布:2025-03-23约8.3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研究

姚蕾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摘要: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无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特别是在教育领域,

AI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重塑了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同时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科技,

更是将教育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基于此,本文将对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及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讨,希望

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人才培养;高校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1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概述加强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实现知识的互

通共享。

1.1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定义

2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作为

一门前沿交叉学科,其概念自提出以来历经数十年的2.1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发展与演进,已逐步形成一套相对成熟且多元化的理当前,众多高校在推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过程

论体系。人工智能最初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普遍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许多教师

当时的研究者们设想通过模拟人类智慧来创建能够学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

习、理解、推理并适应复杂环境的智能机器。随着时经验却相对匮乏。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教师

间推移,这一愿景逐渐被细化为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应在授课时难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紧

用领域。概括而言,人工智能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密结合,导致教学内容空洞、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

认知科学、数学、统计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可

融合,研究、设计和构建能够完成原本需要人类智能能在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实践项目时显得力不从心,

才能胜任的任务的计算系统。进一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建

1.2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设一支既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业化师资队伍,对于提升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质量至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特别是在教育领关重要。高校应加大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具有行业背

域,AI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并通过定期培训、

活,也重塑了人们对教育的认知。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

通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践能力。

(1)培养未来创新人才: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能够让学2.2教学资源和设施不足

生接触到前沿科技,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作为一门前沿学科,其教学过

为未来社会提供具备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程对资源和设施的要求相对较高。高性能计算机、大

才。(2)提升学习效率: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数据平台、智能实验室等先进的教学资源和设施是开

AI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智能辅导,从展人工智能教学不可或缺的基础。然而,许多高校在

而提升学习效果。(3)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人工智能这方面的投入仍然不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