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务员省考之行测自测提分题库加答案.docx
2024年公务员省考之行测自测提分题库加答案
一、单选题(1-30题)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华佗创立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D.祖冲之撰写了《齐民要术》
答案:B。解析: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A选项错误;“望闻问切”四诊法是扁鹊创立的,C选项错误;《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所著,祖冲之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D选项错误;《天工开物》是宋应星所著,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B.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贺兰山-阴山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答案:D。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D选项错误;A、B、C选项表述均正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解析:A选项“通过……使”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选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选项“防止不再发生”表意错误,应删去“不”;D选项没有语病。
4.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前n项和为120,则n的值为()
A.8
B.9
C.10
D.11
答案:C。解析: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为\(S_{n}=na_{1}+\frac{n(n-1)}{2}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已知\(a_{1}=3\),\(d=2\),\(S_{n}=120\),代入可得\(120=3n+\frac{n(n-1)}{2}\times2\),化简得\(n^{2}+2n-120=0\),因式分解为\((n+12)(n-10)=0\),解得\(n=10\)或\(n=-12\)(项数不能为负舍去),所以\(n=10\)。
5.某单位共有职工72人,年底考核平均分数为85分。根据考核分数,90分以上的职工评为优秀职工。已知优秀职工的平均分数为92分,其他职工的平均分数是80分,问优秀职工的人数是多少?()
A.12
B.24
C.30
D.42
答案:C。解析:设优秀职工人数为\(x\)人,则其他职工人数为\(72-x\)人。根据总分相等可列方程\(92x+80\times(72-x)=72\times85\),\(92x+5760-80x=6120\),\(12x=360\),解得\(x=30\)。
6.下列选项中,与“春夏秋冬:四季”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喜怒哀乐:情绪
B.赤橙黄绿:颜色
C.早中晚:一天
D.东南西北:四方
答案:D。解析:“春夏秋冬”就是“四季”,二者是全同关系。A选项“喜怒哀乐”只是“情绪”中的几种,不是全同关系;B选项“赤橙黄绿”只是“颜色”中的一部分,不是全同关系;C选项“早中晚”不能完全代表“一天”,还有傍晚等时段;D选项“东南西北”就是“四方”,是全同关系。
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此处应配有图形,但无法实际呈现,解题思路:观察图形特征,若图形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如对称性、曲直性、开闭性等;若元素组成相似,考虑样式规律,如加减同异、黑白运算等;若元素组成相同,考虑位置规律,如平移、旋转、翻转等。)
答案:需根据具体图形来确定。
8.下列对法律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法无授权不可为”——国家机关的职权必须由法律规定
B.“枪炮作响法无声”——战乱时,平常法律所维系的社会秩序荡然无存
C.“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权贵也不例外
答案:无错误选项。解析:“法无授权不可为”强调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法律明确授予,A选项理解正确;“枪炮作响法无声”形象地说明了在战乱等特殊情况下,法律难以发挥正常作用,社会秩序会受到极大破坏,B选项理解正确;“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突出了人民对法律的信仰对于法律权威的重要性,C选项理解正确;“法不阿贵,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