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pt)5M1E分析方法.ppt

发布:2016-10-18约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QUALITY 课 程 名 称:5M1E分析方法 * 培训目的 1.了解5M1E具体含义。 2.掌握5M1E分析方法。 QUALITY * QUALITY 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c) 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a) 人(Man/Manpower): 操作者对质量的 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Machine):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 QUALITY d) 方法(Method): 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e)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Enviromen):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常简称为5M1E。6要素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就必须重新计算。 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 QUALITY 5M1E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 1、操作人员因素   凡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生产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质量意识差;操作时粗心大意;不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 * QUALITY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上岗证; (特别是特殊岗位和关键岗位) (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4)通过工种间的人员调整、工作经验丰富化等方法,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 (5)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6)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7)广泛开展QCC品管圈活动,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 QUALITY 2、机器设备因素 凡是由机器设备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差,一般是由设备未做定期维护保养、设备磨损老化、设备放置的场所环境差等原因造成的。    * QUALITY 主要控制措施有: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5)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能项目,并建立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备进行重点控制; (6)采用首件检验,核实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 (7)尽可能培植定位数据的自动显示和自动记录装置,经减少对工人调整工作可靠性的依赖。 * QUALITY 3、材料因素 材料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一般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有:材料批次、供应商、材料存放环境、材料存放时间等。    * QUALITY 主要控制措施有: (1)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 (2)建立进料验证、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2)转入本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 。 (3)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4)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5)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6)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 (7)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 QUALITY 4、工艺方法的因素   工艺方法包括工艺流程的安排、工艺之间的衔接、工序加工手段的选择(加工环境条件的选择、工艺装备配置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的编制(如工艺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工艺方法对工序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指定的加工方法,选择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等正确性和合理性,二是贯彻、执行工艺方法的严肃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