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
1. 焊接准备
1.1对焊机及附属设备严格进行检查,应确保电路、气路及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行。
1.2焊接控制装置应能实现如下焊接程序控制:
启动 提前通气(1~2s) (开始焊接) 停止送丝
切断焊接电源(停止焊接) 滞后停气(2~3s)
1.3焊丝、坡口及坡口周围10~20 mm范围内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有影响焊接质量的铁锈、油污、
水和涂料等异物。
2.工艺参数的选择:
接头形式 母材厚度
mm 坡口形式 焊接位置 焊丝直径(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
(V) 气体流量(L/min) 焊速
m/h 对接接头 5~50 单边V形、
V形 F 1.2~1.6 2 00~450 23~43 15~25 20~30 V 0.8~1.2 100~150 17~21 10~15 H 1.2~1.6 200~400 23~40 15~25 10~80 K形 F 1.2~1.6 2 00~450 23~43 15~25 20~30 V 0.8~1.2 100~150 17~21 10~15 H 1.2~1.6 200~400 23~40 15~25 T形接头 5~40 单边V形 F 1.2~1.6 2 50~450 23~43 15~25 20~30 V 0.8~1.2 100~150 17~21 10~15 H 1.2~1.6 200~400 23~40 15~25 5~80 K形 F 1.2~1.6 2 00~450 23~43 15~25 20~30 V 0.8~1.2 100~150 17~21 10~15 H 1.2~1.6 200~400 23~40 15~20 角接接头 5~50 单边V形、
V形 F 1.2~1.6 2 00~450 23~43 15~25 20~30 V 0.8~1.2 100~150 17~21 10~15 H 1.2~1.6 200~400 23~40 15~25 10~80 K形 F 1.2~1.6 2 00~450 23~43 15~25 20~30 V 0.8~1.2 100~150 17~21 10~15 H 1.2~1.6 200~400 23~40 15~25 搭接接头 5~30 H 0.5~1.2 40~230 17~26 8~15 1.2~1.6 200~400 23~40 15~25 注:焊接位置代号:F—平焊位置;V—立焊位置;H—横焊位置。
3. 焊接施工
3.1焊接顺序应根据具体结构条件合理确定。
3.2定位焊缝应有足够的强度,如发现定位焊缝有夹渣、气孔和裂纹等缺陷,应将缺陷部位除尽后再补焊。定位焊缝的长度在20~50mm,定位焊缝间距在200~500mm。
3.3保护气体应有足够的流量并保持层流(保护气体在喷嘴内和喷嘴外的一定距离作有规则的层状流动),及时清除附在导电嘴和喷嘴上的飞溅物,确保良好的保护效果。
3.4焊接区域的风速应限制在1.0m/s以下,否则应采用挡风装置。
3.5应经常清理送丝软管内的污物,送丝软管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150mm。
4. 注意事项
4.1焊接过程中,导电嘴到母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焊丝直径的10~15倍。
4.2立焊、仰焊时,以及对接接头横焊焊缝表面焊道的施焊,当选用大于或等于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