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制度 (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居保、城职保、新农合比较 险种类型 城居保 城职保 新农合 缴费方式 按年度一次性缴纳 按月缴纳 按年度一次性缴纳 缴费标准 定额缴纳 按本人工资比例缴纳 定额缴纳 缴费年限 计算 不计算缴费年限 退休时计算缴费年限 不计算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 情况 个人缴费不计入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不计入个人账户 参保方式 自愿参保 强制参保 自愿参保 * 筹资标准 农民个人每年不低于10元; 乡村集体经济组织适当扶持(不得向农民摊派); 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 地方财政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农民补助资金人均10元。 *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主要内容 2统筹层次 原则上以地级以上的行政区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 3属地管理原则 *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主要内容 4缴费比例 单位缴费:职工工资总额的 6%左右 职工缴费:本人工资总额的 2% *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主要内容 5统帐结合 账户: 社会统筹:6%左右中的 70%(4.2%) 个人帐户:2%+6%中的 30%(1.8%) *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主要内容 5统帐结合 支付范围: 按门诊和住院 按费用发生额大小 按病种 * 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构成示意图 单位缴费 70% 统筹基金 支付住院大病 工资 6 % 30% 个人缴费 全部 帐户资金 支付门诊小病 工资 2 % *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主要内容 5统帐结合 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 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 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 * 统筹基金使用示意图 封顶线 年工资4倍 起付线 年工资10% 补充保险解决 主要由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负担一定比例 个人帐户支付或个人自负 *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主要内容 6基金管理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主要内容 7医疗服务管理 一分:医药分开管理 二定: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 三目录:药品、诊疗项目、 医疗服务设施 * 2.2 我国城镇居民卫生保健制度 一、背景 二、意义 三、主要内容 一、背景 199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2005年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工作。 但是,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城镇其他非从业居民尚未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成为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迫切需要。 * 二、意义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内容 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 1、参保范围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08年国务院决定把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内容 2、筹资水平 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综合考虑居民医疗需求和家庭、财政的负担能力,恰当确定筹资标准。 考虑到不同人群在疾病风险、医疗支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制定筹资标准时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分开确定。 为引导城镇居民尽早参保、连续缴费,防止出现有病参保、无病退保的现象,地方应探索建立筹资水平、缴费年限和待遇水平相挂钩的机制。 * 3、保障重点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重点用于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 目前导致部分城镇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是住院和门诊大病风险,应当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调剂功能来化解这种风险。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试行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探索统筹解决城镇居民门诊费用问题。 * 4、参保缴费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参保居民按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对职工家属参保缴费给予补助,国家对上述缴费和补助资金制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