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docx

发布:2025-03-23约4.2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年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1.使新入职护士具备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工作。

2.培养新护士对常见疾病的病情观察、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实施能力,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3.增强新护士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求。

4.帮助新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培养其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提高职业素养。

二、培训对象

2017年新入职的护士

三、培训时间

培训为期[X]个月,自[起始日期]至[结束日期]

四、培训内容与安排

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第1-2个月)

1.理论知识

-护理学基础理论:包括护理程序、护理伦理、护理心理学等。

-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如静脉输液、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导尿术、灌肠术、生命体征测量等。

2.实践技能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的练习,每周至少完成[X]次操作,直至熟练掌握。

-跟随带教老师参与病房基础护理工作,如协助患者进食、翻身、更换卧位、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了解基础护理工作流程和要点。

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第3-6个月)

1.内科护理

-理论知识: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循环系统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等)、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等)。

-实践技能:在内科病房进行实习,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方法,学会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汇报处理。协助医生进行各项专科检查和治疗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等(在带教老师指导下)。

2.外科护理

-理论知识: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前后护理、外科常见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炎、骨折、甲状腺疾病等)的护理。

-实践技能:在外科病房实习,熟悉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等。学习外科常见换药技术,掌握不同伤口的换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参与外科急救护理,如外伤止血、包扎、固定等操作。

3.妇产科护理

-理论知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妊娠生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妇科疾病护理(如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等)。

-实践技能:在妇产科病房及产房实习,参与正常分娩接生及产后护理工作,掌握新生儿护理技术(如新生儿窒息复苏、沐浴、抚触等)。协助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冲洗、会阴侧切缝合等操作(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观察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和健康教育。

4.儿科护理

-理论知识: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科常见疾病(如肺炎、腹泻、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护理。

-实践技能:在儿科病房实习,熟悉小儿护理特点,学会与小儿及家长沟通交流。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能准确为小儿进行各项治疗操作。观察小儿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做好小儿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培训(第7-8个月)

1.沟通交流技巧

-开展沟通交流课程,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技巧。

-模拟临床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让新护士与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进行沟通练习,提高沟通能力。

-组织案例分析讨论,分析沟通失败或成功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沟通效果。

2.团队协作

-参与科室团队活动,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协作模式。

-在护理团队中进行小组协作实践,共同完成护理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学习如何与医生、药师、康复师等其他科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协作,提高整体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应急处理与风险管理培训(第9-10个月)

1.应急处理知识

-学习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休克、昏迷、惊厥等的急救处理。

-了解医院常见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群体中毒等)的应急处理流程和预案。

2.风险管理

-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相关知识,识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如护理差错、事故、职业暴露等。

-掌握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学会正确处理护理风险事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参与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活动,如护理不良事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