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子带隙结构及微带天线的研究的开题报告.pdf

发布:2024-09-23约1.6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子带隙结构及微带天线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天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带天线由于结构简单、

体积小、重量轻、功率低等优点,逐渐成为无线通信和雷达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光子带隙结构作为人工结构材料的一种,具有频率选择性、波长选择性、带宽控制

等优良特性,在微波和毫米波波段的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究光子带隙结构与微带天线的相互作用,研究其对微带天线性能的

影响,为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

1.光子带隙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分析。

2.微带天线的基本结构和特性分析。

3.光子带隙结构与微带天线的相互作用。

4.设计并制作带有光子带隙结构的微带天线样品。

5.对样品进行实验测试和性能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理论分析:掌握光子带隙结构和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分析其相互作用关系。

2.模拟计算:借助电磁仿真软件进行样品的设计和性能分析。

3.制作样品:采用印制电路板技术制作带有光子带隙结构的微带天线样品。

4.实验测试: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测试仪器对样品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

四、预期成果

1.深入了解光子带隙结构和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相互作用关系。

2.设计并制作出带有光子带隙结构的微带天线样品。

3.实验测试并对样品性能进行分析,对光子带隙结构与微带天线的相互作用进行

研究。

4.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光子带隙结构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前景。

五、研究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1-2周):查阅文献,深入了解光子带隙结构和微带天线的基本理

论。

2.第二阶段(3-4周):借助电磁仿真软件进行样品的设计和性能分析,确定实

验方案。

3.第三阶段(5-6周):制作样品。

4.第四阶段(7-8周):对样品进行实验测试,并进行初步数据分析。

5.第五阶段(9-10周):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并撰写论文。

六、参考文献

1.F.P.Payne,C.g.Parini,DesignandexperimentationatX-bandofaMicrostrip

antennawithaPhotonicBandgap(PBG)crystal.

2.J.Poyntingetal.,AnelectromagneticanalysisofacoplanarfedC-shaped

monopoleantennawithphotonicbandgapstructure.

3.C.Fumeauxetal.,Reductionofmutualcouplingwithphotonicbandgap

substrates.

4.H.Guoetal.,CompactmultibandcircularlypolarizedantennausingHilbert

curvefractalphotonicbandgapstructure.

5.M.Kitanoetal.,Investigationofabow-tieantennawithaphotonicband-

gapstructureforimpulse-radioultra-widebandradiosystem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