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碳税_博士论文发展现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1.1碳税的发展现状和文献综述 2
1.1.1全球进行碳税征收政策国家的执行方式分析 2
1.1.1.1欧盟的碳税征收方式 2
1.1.1.2澳大利亚的碳税征收方式 3
1.1.1.3芬兰的碳税征收方式 3
1.1.2征收碳税对减排作用度量 3
1.2碳税对我国行业的影响分析 4
1.2.1我国现有税收结构 4
1.2.1.1中国税收制度沿革 4
1.2.1.2现行税收制度及税收结构 5
1.2.2征收碳税将对主要行业造成的影响 7
1.2.2.1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7
1.2.2.2中国碳税CGE模型的建立和计算 7
1.2.2.3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主要行业的影响模型构建 11
1.2.2.4计算结果与分析 11
1.3碳税政策对减排作用的影响 13
1.3.1碳税与碳交易对减排作用对比 13
1.3.1.1减排量比较 13
1.3.1.2碳价格模式比较 13
1.3.1.3减排促进机制比较 14
1.3.1.4监督约束机制比较 15
1.3.1.5减排成本比较 18
1.3.1.6对未来的适应性比较 19
1.3.2我国减排政策的可行方案 20
1.3.2.1基本思路 20
1.3.2.2完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建议 22
1.1碳税的发展现状和文献综述
1.1.1全球进行碳税征收政策国家的执行方式分析
1.1.1.2澳大利亚的碳税征收方式
1.1.2征收碳税对减排作用度量
1.2碳税对我国行业的影响分析
1.2.1我国现有税收结构
1.2.2征收碳税将对主要行业造成的影响
1.2.2.1
式中,C表示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Cij表示i产业消耗j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Eij表示i产业对j能源的消费量,βj表示j能源的标准碳系数,n表示产业类别,m表示能源类别。各类能源的标准煤折算系数和碳排放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标准煤折算系数与能源碳排放系数
能源 标准煤折算系数/能源碳排量系数 能源 标准煤折算系数/能源碳排量系数 原煤 0.714/0.767 煤油 1.457/0.571 煤制品 0.600/0.767 柴油 1.457/0.593 洗精煤 0.900/0.756 燃料油 1.429/0.619 焦炭 0.971/0.856 液化石油气 1.714/0.504 焦炉煤气 0.571/0.355 炼厂干气 1.571/0.460 原油 1.429/0.586 天然气 1.330/0.448 汽油 1.471/0.554 其他石油制品 1.300/0.585 注:表中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炼厂煤气和天然气的标准煤折算系数单位为kg标准煤/m3。
依据CGE模型建立描述经济主体行为的生产函数、价格函数、要素需求函数、支出函数、居民收入函数。储蓄投资函数和贸易函数后,根据平衡原则求取在不同税率下的经济参数。求解经济参数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最小成本原则
(2)劳动市场平衡原则
式中LS(t)表示劳动总供给。
式中,E表示全社会生产中消耗一次能源数量,EN表示资本存量。
式中,IN表示总投资,TS表示总储蓄。
式中,FB为从国外借款,RT为国外净汇款,PWX(t)为出口品的商品价格、PWM为进口品价格。
b编写牛顿算法求解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组。牛顿算法在计算CGE模型中有局部极小的缺陷,这一问题可通过非线性方程组先线性化再多次计算消除误差。求解步骤如下:
(1)依据基年相关经济数据,回归CGE模型中内生变量;(2)初设碳税税率:(3)初始化要素价格、平均工资、部门产值,基于最小化原则,利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得各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产值;(4)依据劳动力和资本的供给、要素需求函数、中间能源平衡,求出要素供给;(5)利用消费函数,解出各产品的总需求;(7)由生产函数可导出要素(资本和劳力)需求,进而求得要素(劳动力和劳动)总需求;(8)将计算结构代入平衡式,如果平衡式满足,则模型确定解出,如不收敛,则根据牛顿法计算出新的部门产值、产品价格和工资,重新尝试,直至收敛。
CGE模型求解所用公式:
(1)生产函数
(2)消费函数
(3)国内产品分配函数
(4)产品需求函数
1.2.2.3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主要行业的影响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Cheng研究影响分析模型来研究在同时引入碳税和碳排放交易机制对各行业部门的影响。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式虽然对各行业的利润率影响不大,但直接影响到行业间资本流动的流向和流量。对于配额的分配方式,目前有2种观点,这2种原则可分别由以下方程表示:
其中,Qpit代表t年i部门的排放配额,QGt为t年总目标排放量,Gi代表i部门GDP值;G为Qi为i部门的年CO2排放量;Q为基年CO2排放量。g的理论,在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卖方获得资金的同时丧失CO2排放权的价值,而买方付出资本来获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