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一、总则
1.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事故灾难(如火灾、爆炸、泄漏、机械故障等)、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和社会安全事件(如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等)。
3.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有效应对。
-科学决策,依法处置: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总指挥职责:全面负责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发布应急处置指令,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决定应急处置的重大事项。
-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成员职责: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应急指挥中心下达的各项任务,及时报告本部门的应急处置情况。
2.应急救援队伍
-抢险救援组: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部分员工组成,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抢救受伤人员和重要物资。
-医疗救护组:由公司医务室人员和外部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转运。
-治安保卫组:由公司保卫人员和部分员工组成,负责现场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后勤保障组:由公司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器材的供应和保障,以及应急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
-信息联络组:由公司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收集、汇总、分析和传递应急处置信息,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与外部救援力量保持联系。
三、预防与预警
1.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定期对公司内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培训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员工熟悉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方法。
-设施设备维护:加强对公司内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施设备故障引发的突发事件。
-环境管理:加强公司内环境管理,做好防火、防爆、防毒、防盗等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2.预警机制
-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当监测到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红色预警为最高级别,代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橙色预警表示突发事件很可能发生,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黄色预警表示突发事件有可能发生,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蓝色预警表示突发事件有发生的迹象,可能造成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警发布与解除:预警信息由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发布,可通过公司内部广播、短信、邮件、公告等方式向员工发布。当突发事件的风险已经解除时,由应急指挥中心发布预警解除信息。
四、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