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docx
2018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
?一、计划背景与目标
职业病防治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2018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
目标:
1.降低职业病发病率,确保2018年度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X]%以内。
2.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X]%以上。
3.完善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使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
1.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2.修订和完善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包括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1.组织专业人员对公司各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确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
2.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与管理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配备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排毒设备、防护用品等,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检修,确保其防护性能良好。同时,做好维护检修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维护检修时间、内容、维修人员等。
(四)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与管理
1.根据不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耳塞、防护手套等。
2.加强对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管理,建立发放、使用登记制度,定期对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五)职业健康监护
1.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实记录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的疑似职业病患者,及时安排复查和诊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同时,做好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和安置工作。
(六)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
1.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如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向劳动者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定期组织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防治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培训结束后,对劳动者进行考核,确保劳动者掌握必要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和技能。
(七)应急救援管理
1.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救援程序和措施等。
2.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公司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一)第一季度(1月-3月)
1.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和完善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2.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工作,确定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
3.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准备宣传教育培训资料。
(二)第二季度(4月-6月)
1.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
2.根据检测与评价结果,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问题进行整改,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
3.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举办第一期培训班。
(三)第三季度(7月-9月)
1.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组织开展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更换和补充。
3.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4.开展第二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