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doc

发布:2017-06-05约4.9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 学习目标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学习难点: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自主学习 1.把几个导体依次 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 2.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 3.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 ;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 。 4.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 ;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与各支路电压 。 5.电流表: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则满偏电压Ug= 。 同步导学 1.串联电路:把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如图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处处相等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电阻之和 (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 2. 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并联电路。如图 (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电阻倒数之和 (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 例1 有三个电阻,其阻值分别为10 Ω、20 Ω、30 Ω.现把它们分别按不同方式连接后加上相同的直流电压,问:在总电路上可获得的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多少? .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 小于4V等于4V大于4V小于8V等于或大于8V.图中R1=4Ω,R2=9Ω,R3=18Ω。通电后经R1、R2和R3的电流之比I1:I2:I3= ,R1、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比U1:U:U3= 。 图中U=10V,R1=4Ω,R2=6Ω,C=30μF. (1)闭合开关S,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及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2)然后将开关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荷量. 1. 如图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 ) A.1:2 B.2:1 C.2:3 D.3:2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R2=20Ω,R3=8Ω,电容器电容C=2μF,恒压U=12V,要使电容器带有4×10—6C的电荷量,变阻器R的阻值应调为( ) A.8Ω B.16Ω C.20Ω D.40Ω 3. 仪器中常用两个阻值不同的可变电阻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一个作粗调,一个作细调,这两个变阻器可按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接入电路.已知R1阻值较大,R2阻值较小,则( ) A甲图中R1作粗调用 B.甲图中R1作细调用 C.乙图中R2作粗调用 D.乙图中R2作细调用 4. 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今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大R1.???? B.增大R2.???? C.增大R3.???? D.减小R2. 5.如图所示,P为一块均匀的半圆形合金片将它按图甲的方式接在A、B之间时,测得它的电阻为R,若将它按图乙的方式接在A、B之间时.这时的电阻应是( ) A.R B.2R C.3R D.4R 6.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三个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 A.L1变亮,L2和L3皆变暗B.变亮,不能确定, 变暗 C.变亮,变亮,也变亮D.变亮,变亮,变暗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参考答案 1.首尾 串联 2.并联 3.相等 之和 4.和 相等 5. 解析: 设电源电压为U.根据I=,当三个电阻串联时,电阻最大,且最大值为Rmax=R1+R2+R3=60 Ω,当三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最小,且最小值为Rmin= Ω= Ω.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