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焊接结构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4-12-14约1.01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3

《焊接结构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焊接结构学

课程编号

310040047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开课单位

材料成型教研室

授课学期

第六学期

学分/学时

2/32

课内学时

32

理论授课

30

上机学时

0

课内实践

2

实验学时

0

课外学时

0

适用专业

材料成型

是否双语

先修课程

工程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焊接冶金学

后续课程

电弧焊基础、焊接质量检测、综合实验等

二、课程简介

《焊接结构学》课程是焊接工艺与设备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对焊接结构的力学特征、应力与变形的原因及防止措施、脆性断裂性能、疲劳性能、高温蠕变性能等知识进行理论讲授及实验验证,阐明其原理、规律及控制途径,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运用焊接结构力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讨论问题,设计和分析焊接结构的能力,分析解决材料成型实际工程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高度责任心与职业素质、良好安全生产意识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传授)

1、阐释焊接应力与残余变形的产生、焊接结构的力学特征、静载力学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工况下的断裂、疲劳、应力腐蚀、蠕变性能与焊接结构之间的联系。

(1)描述焊接接头静载力学强度方法、焊缝代号规定和含义;理解焊接接头的不均匀性及其力学行为,推断焊接接头的工作应力分布与工作性能;

(2)归纳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分布特点以及焊前、焊中、焊后防止措施,评估焊接应力与变形和焊接结构力学性能、焊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焊接结构力学特征;

(3)分析焊接结构的断裂性能、疲劳性能、应力腐蚀性能、高温蠕变性能原理、特点、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建立焊接结构与不同性能之间的有机联系

2、应用焊接结构基础知识,通过计算焊接接头静载力学强度设计焊缝布置与尺寸,探讨焊接结构力学性能与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与设计方法。

3、将焊接结构力学特征、工艺特征、使用性能等知识结合实际工程结构。

课程目标2(能力培养)

1、综合运用学科基础知识正确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本质和规律,根据接头类型与载荷,开展焊接结构选材、焊缝布置、尺寸设计等,初步具备设计常用焊接结构的基本能力,培养设计开发意识。

2、评价焊接结构使用性能,对比材料使用性能,结合实际工程特点,具备分析和解决焊接结构损伤与失效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工程意识。

课程目标3(素质培养)

1、解析焊接结构设计重要性,辩证理解实用性、安全性、工艺性与艺术性之间关系,传承高度责任心和职业素质的工程师精神;

2、领会焊接结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与焊接结构设计关联,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能够自觉按规章操作,领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指标点1-4: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与改进。

指标点2-2:能够将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综合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分析、对比并试图改进。

2-问题分析

课程目标2

指标点1-4: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与改进。

指标点2-2:能够将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综合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分析、对比并试图改进。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课程目标3

指标点3-1:学习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四、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一)课程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焊接结构静载力学行为(学时数:8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1))记忆“接头组成”、“焊接接头的非均匀性”和“应力集中”等重要概念。

(2)理解焊接接头的工作应力分布特征。

(3)应用典型接头承受静载时的强度校核方法和焊缝尺寸设计方法。

(4)计算焊缝许用应力

(5)运用各类焊缝及其施工要求的标注和识别方法。

2.重点和难点

(1)焊接接头的非均匀性与工作应力

(2)焊接接头静载强度及焊缝尺寸计算

(3)焊缝及其施工要求的标注与识别

3.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丰富学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工程知识;

(2)让学生运用课堂学习到的理论与公式,以习题为案例,根据不同的焊接接头形式,计算实际工程问题中的接头受力状况并进行安全性分析,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整合,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