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小的船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docx
5小小的船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5小小的船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小小的船》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诗歌,进行仿写练习。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小小的船》,学生将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语言材料;增强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通过想象和表达,培养创造性思维;同时,通过感受诗歌美,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创作兴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一年级上册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汉语拼音和简单的汉字,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拼音知识和一些常用汉字的书写。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可能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朗读技巧和简单的诗歌欣赏。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尤其是对诗歌这种富有韵律和想象力的文学形式。他们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拼音和汉字的记忆与运用上,学习风格则以直观形象和动手操作为主。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是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在识字量和阅读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可能对一些生字词的记忆不够牢固,难以在朗读中准确发音。此外,对于诗歌的理解可能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仿写练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语言表达的问题。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录音机、课本、作业本、粉笔、黑板。
2.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用于上传教学资源和作业。
3.信息化资源:诗歌朗读音频、相关图片资料、汉字书写动画。
4.教学手段:图片展示、动作演示、游戏互动、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诗歌朗诵的氛围。
(2)教师展示图片,如夜晚的星空、月亮和闪闪的星星,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画面。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夜晚的星空?你们觉得那时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呢?”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小小的船》。
2.讲授新知(2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
(3)教师提问:“这篇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故事情节。
(5)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意义和书写方法。
(6)教师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诗句。
(7)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诗句,进行仿写练习。
(8)教师展示学生的仿写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
3.巩固练习(1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课文内容。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抢答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3)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并注意纠正发音。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和诗句。
4.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诗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5.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提高作业质量。
(3)教师宣布下课,学生有序离开教室。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识字量提升:
2.朗读能力增强: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以及参与诗歌接龙游戏,锻炼了朗读的节奏感和语调。他们在课后能够独立朗读课文,并在家庭中与家长共同分享阅读体验。
3.诗歌理解与欣赏能力提高: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感受到诗歌中的美好画面和情感,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4.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
在仿写练习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能够根据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诗句。
5.课堂参与度提高:
6.阅读习惯养成:
在课后,学生能够主动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这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7.情感共鸣与价值观培养:
在学习《小小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