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一、总则
(一)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3.科学评估,依法处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评估和分析,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有效。
4.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四)事故分级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具体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由镇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镇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镇食安办、镇卫生院、镇市场监管所、镇派出所、镇农业服务中心、镇宣传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镇食安办,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研究重大应急决策和部署,解决应急处置中的重大问题。
-负责向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情况。
2.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承担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负责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
-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传达应急指挥中心的各项指令。
-组织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和各项工作制度。
-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3.成员单位职责
-镇食安办:承担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负责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汇总、分析和报告;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镇卫生院: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医疗救治工作,组织协调医疗专家对事故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指导;及时报告患者救治情况;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现场卫生学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
-镇市场监管所: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现场的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检查;对事故涉及的食品及原料进行封存、检验检测;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镇派出所:负责维护食品安全事故现场秩序,依法打击食品安全事故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对事故涉及的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进行调查,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查处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违法行为。
-镇宣传办: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镇食安办会同镇卫生院、镇市场监管所等相关部门,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开展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收集、分析、整理食品安全信息。
2.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学校食堂、农村集体聚餐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
3.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及时报告食品安全问题。
(二)预警
1.镇食安办负责收集、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监测信息,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预警。
2.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发布食品安全事故预警信息,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预警信息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