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液压及液力传动的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ppt

发布:2017-12-08约3.81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液压及液力传动的原理及故障处理 液压传动的原理 工程车常见的液压、液力传动系统分析 液力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液力传动的原理 液压传动的原理 凡是主要以工作液体的压力能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装置称为液压传动装置,简称液压传动。其工作元件称为液压元件。 液压传动的原理 液压传动的五要素:动力、执行、控制、辅助、工作介质。 液压传动的原理 液力传动的原理 凡是主要以工作液体的动能进行能量传递与控制的装置称为液力传动或动液传动。 液力传动的原理 液力传动的三要素:能量输入部件(泵轮)、能量输出部件(涡轮)、导流部件(导轮) 液力传动的原理 液力传动关键装置: 耦合器 变扭器(变矩器) 液力传动的原理 工程车常见的液压、液力传动系统分析 一、常见的液压系统: 1、散热回路:利用发动机带动齿轮泵驱动液压马达,为散热风扇提供动力。 2、走行系统:RGH20C型钢轨打磨车利用发动机驱动泵驱动动器带动走行泵,可变量马达接收压力能对机车实行液压无极调速控制。 二、常见的液力系统: 卡特动力单元利用发动机带动变扭器,将机械能装换为动能,再装换为机械能传递给变速箱。实现动力控制。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液压系统有3个基本的“致病”因素:污染、过热和进入空气。这3个不利因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出现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就会连带产生另外一个或多个问题。由实践证明,液压系统75%“致病”的原因,均是这三者造成的。 一、工作油液因进入污物而变质 进入油液中的污物(如灰、砂、土等)的来源有: (1)液压系统外部不清洁。不清洁物在加油或检查油量时被带入系统,或通过损坏的油封或密封环而进入系统; (2) 内部清洗不彻底。在油箱或部件内仍留有微量的污物残渣; (3) 加油容器或用具不洁; (4) 制造时因热弯油管而在管内产生锈皮; (5) 油液储存不当,在加入系统前就不洁或已变质; (6) 已逐渐变质的油会腐蚀零件。被腐蚀金属可能成为游离分子悬浮在油中。 污物会造成零件的磨损与腐蚀,尤其是对于精加工的零件,它们会擦伤胶皮管的内壁、油封环和填料,而这些东西损伤后又会导致更多的污物进入系统中,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的损坏。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二、 过热 造成系统过热可能由以下一种或多种原因造成: (1) 油中进入空气或水分,当液压泵把油液转变为压力油时,空气和水分就会助长热的增加而引起过热; (2) 容器内的油平面过高,油液被强烈搅动,从而引起过热; (3) 质量差的油可能变稀,使外来物质悬浮着,或与水有亲合力,这也会引起生热; (4) 工作时超过了额定工作能力,因而产生热; (5) 回油阀调整不当,或未及时更换已损零件,有时也会产生热。 过热将使油液迅速氧化,氧化又会释放出难溶的树脂、污泥与酸类等,而这些物质聚积油中造成零件的加速磨损和腐蚀,且它们粘附在精加工零件表面上还会使零件失去原有功能。油液因过热变稀还会使传动工作变迟缓。 上述过热的结果,常反映在操纵时传动动作迟缓和回油阀被卡死。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三、进入空气 油液中进入空气的原因有下列几种: (1) 加油时不适当地向下倾倒,致使有气泡混入油内而带入管路中; (2) 接头松了或油封损坏了,空气被吸入; (3) 吸油管路被磨穿、擦破或腐蚀,因而空气进入。 空气进入油中除引起过热外,也会有相当数量空气在压力下被溶于油内。如果被压缩的体积大约有10%是属于被溶的空气,则压力下降时便会形成泡沫。而工作液压缸在减压回油时,带泡沫的油液就会形成“海绵”的性质。此外,油中含有许多泡沫会增加总体积,将造成油箱或储油器的溢油现象。 含有空气的工作油,在传递动力时会产生急跳的痉挛现象,使动力传递不均匀,由此产生的压力波动和应力,将会使零部件损坏,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系统损坏。 含有空气的工作油,还会造成液压泵发生气穴的危险,由此而产生更大的吸力,会把更多的空气连同其他杂质都吸入系统内。因油中进入空气而产生过热,空气进入的同时也会带进灰尘,这些情况会使油很快变质。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对出现的故障,可按下列步骤去排除: (1)放去旧油; (2)清洗或重换过滤器芯子及滤油网; (3)清洗储油器和通气口,擦洗时要用布类,不要用棉纱; (4)拆开所有的主要组合件,用柴油(不要用汽油,因汽油洗过的精密件表面会发干)清洗各零件。不能拆开时,可用轻滑油或机油与煤油各半掺合的调合油去清洗。禁止用化学清洗剂去清洗,因它们可能会损坏油封和填料,而且它们粘附在零件表面上的残渣可能会腐蚀金属和弄脏工作油; (5)将洗好了的零件重新装配,装配时要按规定的扭力矩拧紧每个螺栓和螺钉; (6)使液压系统空运行,并使之循环3、4次,以便放去空气; (7)排出第1次加入的油。此油在新装好后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