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连接构造处理技术交底.pdf
节点连接构造处理技术交底(焊接节点、螺栓节点细部处理)
一、施工依据及规范
1.国家标准
–主控规范: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节点承载力计算与构造要求)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焊接与螺栓连接验收
要求)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23(焊接工艺及质量检测)
–材料与工艺标准: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垫圈》GB/T1228-2006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2018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防火涂层与节点处理)
2.行业规范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23(螺栓施工工艺)
–《钢结构焊接节点构造图集》16SG519(焊接节点细部设计参考)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焊接节点坡口形式、焊接顺序及螺栓摩擦面处理
工艺,经设计、监理审批后实施。
–焊工需持证上岗(焊工项目覆盖焊接方法及材料),螺栓施拧人员需通过
扭矩校准培训。
2.材料与机具
–焊接材料:
•焊条/焊丝材质与母材匹配(Q345B采用E50系列焊条),需提供熔敷金
属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CO气体纯度≥99.9%,含水量≤0.005%。
₂
–螺栓连接: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10.9级)摩擦面抗滑移系数≥0.45(Q235)或≥0.50
(Q345)。
•承压型螺栓孔径偏差≤±0.5mm,摩擦型孔径偏差≤±0.3mm。
–施工机具:
•焊接:逆变焊机(带数字参数控制)、碳弧气刨枪、超声波探伤仪。
•螺栓:电动扭矩扳手(标定误差≤±3%)、轴力计、钢丝刷(摩擦面处理)。
3.基层处理
–焊接区域需打磨至金属光泽,坡口角度偏差≤±5°,钝边高度偏差≤±1mm。
–螺栓连接面采用喷砂(Sa2.5级)或抛丸处理,安装前48小时内完成防锈
保护。
三、关键施工工艺
(一)焊接节点细部处理
1.焊缝形式与参数
–坡口形式:全熔透对接焊采用K型坡口(角度60°±5°),部分熔透角焊
缝焊脚尺寸≥1.2倍板厚。
–焊接顺序:对称施焊,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如梁柱节点翼缘对接焊),
后焊腹板角焊缝。
2.工艺控制
–预热与层温:板厚≥25mm时预热温度≥100℃,层间温度≤230℃。
–后热处理:板厚≥40mm时进行消氢处理(250℃×2h)。
–变形控制:采用反变形工装(预置3°~5°反向角度),焊后火焰矫正温度
≤650℃。
3.缺陷处理
–裂纹、未熔合等缺陷需碳弧气刨清除后补焊,同一部位返修次数≤2次。
–焊缝余高≤3mm,咬边深度≤0.5mm且累计长度≤焊缝总长10%。
(二)螺栓节点细部处理
1.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施工
–安装流程:
临时螺栓定位(数量≥1/3孔群)→扩孔修正→替换高强度螺栓→初拧(60%
预拉力)→终拧(100%预拉力)→标记防漏。
–扭矩控制:
•大六角头螺栓:终拧扭矩(T=KPd)((K)为标定系数,(P)为设计
预拉力,(d)为螺栓直径)。
•扭剪型螺栓:梅花头断裂为合格。
2.承压型螺栓施工
–接触面处理:允许存在≤1mm间隙,超差时加垫板调整(垫板厚度≥6mm)。
–终拧要求:螺栓外露丝扣2~3扣,同一节点螺栓方向一致。
3.特殊节点处理
–梁柱刚接节点:翼缘焊接+腹板高强螺栓混合连接时,先终拧螺栓后焊接
翼缘。
–支撑节点:斜撑端部加设加劲肋,螺栓群中心线与构件轴线重合(偏心
≤2mm)。
四、质量验收标准
1.主控项目
–焊接:
•一级焊缝超声波探伤比例100%,Ⅱ级合格;二级焊缝抽检20%,Ⅲ级合
格。
•焊缝余高、咬边等外观全数检查。
–螺栓:
•摩擦型螺栓扭矩抽检率10%(每个节点≥1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