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练习题.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和透镜》题型训练1
一、选择题
1.(2016鄂州)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2.(2016绥化)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束光穿透玻璃B.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C.黑板反光D.小孔成像
3.(2016连云港)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2016?株洲)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 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 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5.(2016?宜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A.2m B.1.4m C.0.6m D.2.6m
6.(2016?镇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7.(2016淮安市)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8.(2016镇江市)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 B. C.D.
9.(2016?达州)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10.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小娟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推测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8cmB.15cmC.20cm D.40cm.
11.(2016济宁)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
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12.(2016?绵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13.(2016三明)用手机自拍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
A.uf B.fu2f C.u=2f D.u2f
14. (2016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 cm B.10 cm C.15 cm D.18 cm
15.(2016?淄博)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16.(2016?成都)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
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上面都得不到清晰蜡烛像
17.(2016?绍兴)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