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university生就业观问卷摸排汇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主要为了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通过大学生的就业观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尽快的认识自己,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被调查的大学生为常熟理工学院的学生。我们采取自制的“关于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通过在寝室、食堂、教室等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0份。被调查者涉及学院各分院学生,男女比例为:41:49。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在平时是否有过兼职经历,是否经历过社会实践活动,所从事的工作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以及对日后的职业规划有何想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展开的。
四.调查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在就业前的基本情况
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确的职业规划和自我认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先树立了目标,才会有目的的去追求,才会有前进的方向,不会盲目,也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在规划毕业后的去向时,有67.7%的人选择大学毕业后直接去就业或创业,而28.9%的人则选择考研或读博,其余3.4%的人则没有目标。这说明现今大学生将就业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就业的压力和吸引力比较大,少数人则认识到,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毕业生的需求量大,意识到高学历在就业中的重要性。
我校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态度为:43.3%的同学持乐观的态度而56.7%的人则持一般或相当糟糕的态度。我们认为我校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会呈现这种态度的原因是我校是二本类的学校,学生家庭条件大多较好,还有一些学生本身素质比较优秀,这就导致其看待就业时十分有信心,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是家庭条件普通,又考虑到我校是二本类院校所以自信心不够或持悲观的态度。
同时,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自己专业是否有优势:只有17.8%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有优势而70%的人则认为没有优势,13.3%的人呈现迷茫状态,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有无优势,这就表明大学生在对待自己专业时没有深刻了解也没有良好的规划,没有发觉本专业的优势所在,不能将本专业的优点分析出来为自己的就业提供优势。
(二)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据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的排名分别为:单位的待遇、专业、地区、其他,比例分别为:41.1%、26.7%、23.3%、8.9%。从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最关心的仍然是待遇问题,待遇的好坏直接决定大学生的去留,而对于地区、专业等因素,虽然也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但并不是主要因素。
第二,大学生希望就职的职位。调查发现,大学生希望就职的职位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为主,其比例之和达到90%,而只有10%左右的人选择创业或私营企业。这种情况的出现也直接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当代经济深受国际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影响,经济、市场发展不稳定,这直接导致企业效益不佳,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许多企业随时面临着破产的危险,这都导致大学生更愿意进入工作相对稳定、待遇条件、福利条件优越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进入政府机关,考上公务员就意味着是拿到一个金饭碗”的观点也对大学生得就业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一些公务员考试作假的新闻报道的出现,一些大学生也选择了自主创业,对于现今的就业环境持悲观的态度。
第三,大学生就职的最低月收入的底线。在对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11.1%的人选择月薪为1000以下,27.8%的人选择为1000-2000,41.1%的人选择2000-5000,20%的人选择5000以上。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校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薪酬的概念或者说对于钱的概念不慎了解,期望值远远高于实际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校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较少,与企业和社会的了解不足,认识不够。原因应该是由于我校学生家庭条件大多良好,从小就生活的比较优越,在大学期间几乎不去进行打工或实习的活动,这就导致这些同学片面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其工作条件理应优越,工资也应该良好;另外少部分人选择的工资过低则显示出这些人过于谨慎、小心,对当今社会工资水平没有过多了解,同时也是一种悲观的就业态度的体现。
第四,就业地区选择及原因。调查中发现,65%左右的同学在选择就业地区时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主而中西部大城市则表现得兴趣不高,再被问及原因时,有27%的人认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46.7%的人认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11.1%的人则表示创业条件好,14.4%的人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所期望的就业环境是那种相对轻松、白领级别、条件良好的工作岗位,这也在一定情况下体现了当今社会大学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