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建筑设计师及作品赏析.pptx

发布:2023-05-27约1.39万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共66页世界建筑设计师及作品赏析第2页/共66页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1951年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市。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他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第3页/共66页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第4页/共66页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卡拉特拉瓦的密尔沃基美术馆位于密执安湖畔,粼粼波光似乎是全球各地很多博物馆建筑不约而同偏爱的环境条件。在美术馆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好的老的建筑,是沙里宁1957年设计的战争纪念馆。为了尽情发掘地段环境与生俱来的优美潜力,卡拉特拉瓦把建筑放成了在水一方。正对着地段西面,是当地的重要干道,林肯纪念大道。卡拉特拉瓦沿着大道的方向新建起了一条拉索引桥,跨度长达73米,把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导到了新建的建筑上来,笔直地正对着新美术馆的主要入口。引桥的做法,和他在1992年为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设计的竖琴般的Alamillo大桥有着类似的构造思路,不过是个具体而微的版本罢了。然而桥下并没有水,湖水更在美术馆的身后。这一道引桥只是个空间序曲。直冲着引桥的主入口其实有一对,分别位于桥面层和地面层的标高位置上,上下摞着,都被设在了桥的端头处。用拉索支撑的桥在桥头构成了传统的垂直塔门,给入口划出了一个醒目的画框。由于卡拉特拉瓦对混凝土承重结构的熟练把握,这个白色混凝土材质的塔门淋漓尽致地凸显了雄浑茁壮的气质,一下子就把整个建筑的性格鲜明地和盘托出了。第5页/共66页巴伦西亚科学城这座著名的建筑--大气层被视作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前边有水、“大气层”同样是半封闭半采光的格局,几个结构手法不同的建筑组成了了一个群组,在整个占地面积为87英亩的“艺术与科学城”中所有的建筑都相得益彰,达到了功能与结构的对比与统一,非常协调,仿佛置身科幻世界。第6页/共66页里斯本车站火车站建于十年前98世博会期间,是世上最大的火车站之一。东方火车站凭借其建筑设计,工程和铁路结构获得了98年Brunel Madrid大奖。第7页/共66页密尔沃基美术馆坐落在威斯康星州的密歇根湖畔。它像一艘即将扬帆出海的船停泊在水边,又仿佛一双飞翔的翅膀,给这座城市带来别样的风景。第8页/共66页雅典奥运会主场馆雅典奥运主场馆由已有二十年历史的旧场馆加建而成。由于奥运会在酷热的盛夏举行,为了使大部分观众能舒适地欣赏比赛,把有盖座位作为改建的主要目标。卡拉特拉瓦的设计主要是在原场馆上加上两条长304公尺、高80公尺的大型拱梁,再用钢缆拉起总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尺、总重量一万六千吨的纤维版屋顶。这座容纳超过七万人的场馆改建之后,有盖座位由35%增加至95%,和上届悉尼奥运当时全新兴建以空间构架为主结构的场馆比较,雅典场馆虽然座位较少,但这拱梁和屋顶结构的形态却显示着欧洲式的优雅。第9页/共66页追求内外协调统一建筑师代表贝聿铭主要作品:1、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2、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3、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4、苏州博物馆5、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第10页/共66页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他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