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毕业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工程系毕业论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姓 名: 戚棋宏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班 级: 建工08-11
学 号:
学校指导教师: 程志高
工地指导师傅: 陈培南
二○○九年五月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工作所完成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签名:戚棋宏
2010年 5 月 26 日
摘要
工程结构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如箱形基础,施工期间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作用和自身收缩等变形将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若设计和施工不当就会产生危害性裂缝。过去,我国大都采用设置伸缩缝或后浇带的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但由于结构的整体性、使用功能和建设工期等方面的原因,现对这类结构均提出了无缝施工的要求,即在施工中不设伸缩缝或后浇带,同样能够满足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要求。文章即提出了对这种无缝施工工艺的一些探讨,以期能得到对温度控制措施的一个全面的了解用以指导我们的现场施工。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温度控制措施
目录
第1章 引言 5
1.1 概述 5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6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机理 7
2.1 裂缝种类及成因 7
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理 8
2.2.l 水泥水化热 8
2.2.2 外界气温变化 9
2.2.3 约束条件 9
2.2.4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9
第3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 11
3.1控制混凝土温升 11
3.1.1 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 11
3.1.2 掺加外加剂 11
3.1.3 粗细骨料选择 11
3.1.4 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12
3.2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和养护 13
3.2.1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要求 13
3.2.2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14
3.3 加强混凝土的温度监测工作 14
第4章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由于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建筑业向高、大、深和复杂结构的方向发展。工业建筑中的大型设备基础;大型构筑物的基础;高层、超高层和特殊功能建筑的箱型基础及转换层;有较高承载力的桩基厚大承台等都是体积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已大量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之中。
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目前尚无统一定义。日本建筑学会标淮(JASSS)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 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与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同样北京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工法中认为“凡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75cm以上,双面散热在100cm以上、水化热引起的高温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均可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混凝土协会(ACI)规定的定义是:“任何就地浇注的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减少开裂,就为大体积混凝土”。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FIP)规定“凡是混凝土一次浇筑最小尺寸大于0。6m,特别是水泥用量大于400kg/m3时,应考虑采用水化放热慢的水泥或采取其他降温散热措施”。王铁梦在《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的定义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中,一般现浇的混凝土连续墙式结构、地下构筑物及设备基础等是容易由温度收缩应力引起裂缝的结构,通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本定义与美国ACI规定的大体积混凝土定义一致。
“大体积混凝土”最早出现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用中许多科研工作者对“大体积混凝土”已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发展至今从理论到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及优化控制等方面己比较成熟,并相应制订了一系列规定,例如:早在1933年—1936年美国建成的大苦果重力坝,混凝土浇筑量达250万立方米,并且未出现裂缝。我国的三峡大坝,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工程规模的大小、结构形式、混凝土特点、配筋构造及受荷情况都与水利水电类建筑物差异很大。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相比于工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