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吨每天医疗废水处理方案.docx

发布:2025-03-21约3.5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吨每天医疗废水处理方案

?一、引言

医疗废水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确保医疗废水达标排放,保障周边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本600吨每天医疗废水处理方案。

二、医疗废水来源及水质特点

(一)来源

本医疗废水主要来源于医院的门诊、病房、手术室、检验科、洗衣房等区域产生的各类废水。

(二)水质特点

1.含有大量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卵等,具有传染性。

2.有机物浓度较高: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导致废水的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较高。

3.含有重金属:如汞、镉、铅、铬等,具有毒性。

4.水质波动较大:由于医院科室众多,不同科室产生的废水水质差异较大。

三、处理目标

本方案的处理目标是使医疗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具体指标如下:

1.化学需氧量(COD):≤60mg/L

2.生化需氧量(BOD):≤20mg/L

3.悬浮物(SS):≤20mg/L

4.氨氮(NH?-N):≤15mg/L

5.总磷(TP):≤0.5mg/L

6.粪大肠菌群数:≤10000个/L

7.余氯:2-8mg/L

四、处理工艺选择

(一)预处理工艺

1.格栅:设置粗细两道格栅,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如纸张、布条、塑料等,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2.调节池:调节池的有效容积根据废水的流量和水质波动情况确定,一般为日处理量的1/4-1/2。其作用是均衡水质水量,使后续处理工艺能够稳定运行。

(二)生物处理工艺

1.水解酸化池:利用水解和酸化作用,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处理创造条件。

2.接触氧化池:在接触氧化池中,通过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

(三)深度处理工艺

1.沉淀池:用于分离生物处理后的混合液中的污泥,使出水水质进一步澄清。

2.消毒池: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杀灭废水中的病原体,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二氧化氯具有杀菌效果好、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五、主要处理设备

(一)格栅

1.粗格栅:采用机械格栅,栅条间隙为10-20mm,安装角度为75°-80°。

2.细格栅:栅条间隙为3-5mm,安装角度为75°-80°。

(二)调节池

调节池有效容积为150m3,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做防腐处理,设置液位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进水和排水。

(三)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积为100m3,采用钢结构,内部填充弹性填料,设置布水系统和曝气系统,保证废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

(四)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为200m3,采用钢结构,内部填充组合填料,设置曝气系统,曝气方式采用微孔曝气,保证溶解氧均匀分布。

(五)沉淀池

沉淀池有效容积为100m3,采用竖流式沉淀池,设置排泥系统,定期排泥。

(六)消毒池

消毒池有效容积为50m3,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二氧化氯发生器,将二氧化氯气体投加到消毒池中进行消毒。

(七)污泥处理设备

1.污泥泵:用于将沉淀池中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池。

2.污泥浓缩池:有效容积为30m3,采用钢结构,将污泥进行浓缩,减少污泥体积。

3.污泥脱水机:采用带式压滤机,对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污泥含水率降至80%以下。

六、工艺流程说明

医疗废水首先进入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然后流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接着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菌的作用下,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通过微生物膜的作用,进一步分解有机物,使废水的COD、BOD等指标大幅降低。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分离污泥后,上清液进入消毒池,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杀灭病原体。消毒后的废水达标排放。沉淀池排出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然后通过污泥脱水机脱水后外运处置。

七、运行管理

(一)人员配备

1.运行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操作、维护保养、水质监测等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经过培训后上岗。

2.技术人员:负责处理工艺的优化调整、设备故障维修、水质分析等工作,要求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操作规程

1.开机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