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测技术实验讲义.ppt
4、将低频振荡器输出接入振动台激励源插孔,调低频输出幅度和频率使振动台(圆盘)明显感到振动。5、固定低频振荡器幅度钮旋位置不变,低频输出端接入数显单元的Fin,把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频率档监测低频频率,调低频频率,用示波器读出频率改变时低通滤波器输出Vo的电压峰-峰值,填入表5-1。从实验数据得振动梁的自振频率为HZ。表5-1振荡频率与输出电压f(Hz)Vp-p(V)图2-1差动变压器电容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在模块上按图2-2接线,音频振荡器信号必须从主控箱中的Lv端子输出,调节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输出频率为4-5KHz(可用主控箱的频率表输入Fin来监测)。调节输出幅度为峰-峰值Vp-p=2V(可用示波器监测:X轴为0.2ms/div)。图中1、2、3、4、5、6为连接线插座的编号。图2-2双踪示波器与差动变压器连结示意图旋动测微头,使示波器第二通道显示的波形峰-峰值Vp-p为最小,这时可以左右位移,假设其中一个方向为正位移,另一个方向位称为负,从Vp-p最小开始旋动测微头,每隔0.2mm从示波器上读出输出电压Vp-p值,填入下表2-1,再人Vp-p最小处反向位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左、右位移时,初、次级波形的相位关系。表2-1差动变压器位移X值与输出电压数据表V(mv)X(mm)实验过程中注意差动变压器输出的最小值即为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大小。根据表2-1画出Vop-p-X曲线,作出量程为±1mm、±3mm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按图2-3接线进行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音频信号源从LV插口输出,实验模板R1、C1、RW1、RW2为电桥单元中调平衡网络。图2-3零点残余电压补偿电路利用示波器调整音频振荡器输出为2V峰-峰值。调整测微头,使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最小。依次调整RW1、RW2,使输出电压降至最小。将第二通道的灵敏度提高,观察零点残余电压的波形,注意与激励电压相比较。从示波器上观察,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值(峰-峰值)。(注:这时的零点残余电压经放大后的零点残余电压=V零点p-p/K,K为放大倍数)图2-4差动变压器振动测量安装图将差动变压器按图2-4,安装在台面三源板的振动源单元上,进行振动测量实验。按图2-5接线,并调整好有关部分。调整如下: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LV峰-峰值,调整音频振荡器幅度旋钮使V=2V,利用示波器观察相敏检波器输出,调整传感器连接高度,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度为最小。仔细调节RW1和RW2使示波器(相敏检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度更小,基本为零点。用手按住振动平台(让传感器产生一个大位移)仔细调节移相器和相敏检波器的旋钮,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为一个接近全波整流波形。松手,整流波形消失为一条接近零点线。(否则再调节RW1和RW2)。将低频振荡器输出接入振动源的低频输入端,调节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和频率旋钮,使振动平台振荡较为明显。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VO相敏检波器的VO及低通滤波器的VO波形。12图2-5差动变压器测振幅系统原理图表2-2振荡频率与输出电压13、保持低频振荡器的幅度不变,改变振荡频率用示波器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读出峰-峰电压值,记下实验数据。填入下表2-214、保持低频振荡器的频率不变,改变振荡幅度,用示波器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读出峰-峰电压值,记下实验数据,得到振幅与电压峰值曲线(定性)。f(Hz)Vp-p(V)取走差动变压器实验模块,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块两输入端,见图2-6,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块电路输出端VO1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块电路输出端VO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O与示波器相连。图2-6压电式传感器性能实验接线图1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2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3用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同时观察低通滤波器输入端和输出端波形。4根据实验结果作出梁的振幅――频率特性曲线,指出自振频率的大致值5注意事项:选择低频激振电压幅值不要过大,以免梁在自振频率附近振幅过大。如何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振动测量实验?如何用磁电传感器进行振动测量实验?五、思考题:实验目的01实验所需部件03思考题05基本原理02实验步骤04实验三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原理与方法。基本原理: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