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路工程要点解析.doc

发布:2016-11-13约7.2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1、公路工程按结构分类: 2、公路工程按地理位置和作用分类:①城市道路:街道、郊区道路 ②公路 3、按城市道路在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① 快速路 ② 主干路 ③ 次干路 ④ 支路 4、城市道路设计指标是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 5、公路的分级:①高速公路(设计年限20年)②一般公路:一级公路(设计年限20年)、二级公路(设计年限15年)、三级公路(设计年限15年)、四级公路(设计年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6、道路空间位置和形状由平面图、纵面图、横断面图决定(路线设计就是确定这三种图) 7、公路横断面图有三种形式:填方路堤、挖方路堑、半填半挖路基 8、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离带组成 9、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副路 道路工程对路基路面的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路基要稳定2、路床应坚实3、路面结构应坚强耐久4、路面表面应平整抗滑 路堤分为一般路堤、浸水路堤、陡坡路堤三种 路面的结构层次:面层(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水、温度稳定性,且耐磨、防渗、防滑)、基层(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稳定性)、垫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⑴ 露天线形工程,结构简单 ⑵ 影响因素多,变化大 ⑶ 涉及范围广 第二章 路基路面设计中要考虑哪些行车荷载的因素?(车辆的类型和轴型、车辆的重力作用、行车的动态影响、交通分析) 车辆的类型,汽车按用途分客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载重汽车、特种汽车 汽车的轴型:固定车身类、牵引类、挂车类 接触压力(轮压p): 轮胎与路面接触面单位压力的大小 我国标准汽车轴载: BZZ-100 轮压 p=0.7Mpa BZZ-60 轮压 p=0.5Mpa 19、轮载圆半径? : 轮迹面积与当量圆 a)单圆图式 b)双圆图式 单圆图式标准轴载轮载当量圆 : BZZ-100 ?=15.1cm D=30.2cm BZZ-60 ?=13.8cm D=27.6cm 双圆图式标准轴载轮载当量圆: BZZ-100 ?=10.7cm D=21.3cm BZZ-60 ?=9.8cm D=19.5cm 单圆图示:车轴每侧为双轮组时,接触面积换算成与之相等的一个圆面积(轮载当量圆);车轴每侧为单轮组时,接触面积只能换算成一个轮载圆、 双圆图示:将双轮组每个接触面积单独换算面积相等的2个圆 交通量:一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车辆的总数 轴载谱:各种车辆轴载在整个车辆组成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章 20、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区划、二级区划、三级区划 21、一级区划:I 区——北部多年冻土区;II ——东部温润季冻区;III 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IV 区——东南湿热区;V 区——西南潮暖区;VI 区——西北干旱区;VII 区——青藏高寒区 22、划分标志① 全年均温-2?C等值线,一月份0?C均温等值线 ② 1000m、3000m两条等高线 ③ 黄土高原的筑路特殊性 23、二级区划划分的主要指标: ① 潮湿系数 (K=年降雨量R/年蒸发量Z) ② 地貌、气候特征、自然病害因素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性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3.自然因素中既有综合因素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自然区划筑路的特点 I区——北部多年冻土区 路基设计以保护冻土为原则,宁填勿挖,路面结构设计采用保温设计。 II区——东部温润季冻区 主要矛盾是冬季冻胀,春季翻浆,夏秋水毁。路基路面采用隔温排水措施防冻胀和翻浆。路基采用稳定土做防冻层。 III区——黄土高原干湿过度区 主要问题是粉质大孔性黄土遇水湿陷,路基排水应良好,路面结构应选用不透水面层或加上层封闭。 IV区——东南湿热区 春季雨水充沛,水网密布,稻田多,夏季气温高。应加强路基排水,处理好软土地基,沥青 路面要考虑沥青的热稳定性和不透水性。 V——西南潮暖区 雨期长,土基湿软,山区岩溶分布,地质构造运动强烈,重点是保证路基整体稳定性。 VI——西北干旱区 气候干旱,高山区有风雪流、砂漠区有风蚀砂埋,采取防风雪、防风砂。 VII——青藏高寒区 地处高寒,气候寒冷,分布多年冻土和冰川且地质构造活动强烈,雪灾、滑坡、泥石流严重,保证路基整体稳定是主要矛盾。 预估路面温度的方法有哪些?理论法、统计法 影响路基湿度的因素有哪些?大气降水和蒸发、地面水、地下水、温度 路基湿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